
3月20日,成都高新區孵化載體業界共治理事會(下文簡稱“共治理事會”)正式揭牌成立。這也是孵化載體領域國內首個業界共治新模式的組織。
據了解,共治理事會是依托區內一百余家孵化載體、數十家專業創投機構及行業戰略咨詢機構,在成都高新區創新創業協會的基礎上組建成立的公共服務平臺,廣泛覆蓋區內各類企業孵化服務主體,實現對廣大創新創業要素的有效凝聚和服務。
共治理事會將探索構建由政府、行業組織、企業界、高校、市場等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產業發展新模式。
當天,共治會全體成員單位共同發布了“加強行業廉潔自律、攜手共建親清家園——孵化載體行業倡議書”,并由共治理事會監事單位創頭條發布了“成都高新區最具競爭力孵化載體”榜單,天府新谷、天府軟件園、成都生物與醫藥產業孵化園(天河園)、電子科大西區科技園、騰訊西部創新創業中心多家孵化載體入圍榜單。
成都成電大學科技園孵化器公司董事長耿技、騰訊西部創新創業中心負責人盧宇翔、天府新谷集團董事長王明新、啟迪之星(四川)常務副總經理宋志剛、深圳證券交易所西部基地主任闕紫康、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顏振軍等業界專家圍繞國內外孵化器的挑戰與機遇、孵化載體行業共創理念與創新創業生態的升維等問題進行了主題分享。
何為“業界共治”?據介紹,業界共治以理事會為主體,匯集業界各方代表,凝聚業界整體力量,體現業界意志,推進區域和產業發展。
據了解,這一模式原先從香港、新加坡等市場經濟先行地區引入中國大陸,曾被浦東自貿試驗區、成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采用。
孵化載體業界共治理事會,將作為政府、市場、社會主體多元參與的公共議事平臺(社會團體),以賦能雙創主體、培育雙創生態為宗旨,通過資源整合、產業融合、區域協同,致力于按照新經濟理念,
據介紹,孵化載體業界共治理事會將轉變過去政府對產業的主導的模式,發揮社會團體和業界的積極性,促進區域內雙創孵化服務主體從被管理、被服務轉變為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賦能雙創的主體,聚合資源,協同發展,進一步創新創業主體的熱情,為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釋放新動能。
為保障共治理事會良好運行,為行業發展提供更好服務,共治理事會由成都高新區創新創業服務中心指導,設立理事會常務委員會、執行委員會、秘書處及專業委員會等常設機構,理事會由高新區一百余家孵化載體、數十家專業創投機構及行業戰略咨詢機構所組成。

作為創新創業的載體以及聚集創新創業要素的集合體,孵化載體實際已經成為推動雙創升級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隨著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如何推動行業升級、提升孵化效率、培育良好生態,也成為業界關注的問題。
而理事會的成立,也是順應行業發展趨勢,以共理共治的新模式推動行業發展升級。據了解,理事會的主要職能包括:行業研究與戰略咨詢、孵化載體行業治理、生態培育以及成都高新區委托開展的相關工作。
在孵化載體行業治理方面,理事會將協助政府相關部門開展區域內孵化載體管理,組織專家評委參與孵化載體的認定、考核、績效評價,對重大孵化器招商引資項目出具專業評價意見;搭建數據管理平臺與行業溝通平臺,推動行業資源共享、各類孵化載體合作共贏,助推孵化載體轉型升級為新經濟企業;邀請業內知名專家和企業領袖,交流最新行業動態,對當前須解決的各類疑難問題進行研討,開展行業培訓,提升成都高新區孵化載體行業整體從業水平。
與此同時,共治理事會將組織行業論壇、大賽、國際合作和交流、人才培訓、行業交流、投融資對接等雙創生態特色活動,發揮孵化載體的連接作用,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經濟、軍民融合等領域打造出成都高新區特有的區分性產業特色標簽,賦能雙創主體,培育產業生態。

圍繞這些主要職能,理事會圍繞成都高新區孵化載體行業未來三年的重點任務和工作目標,制定了未來三年的工作目標,即——
到從孵化行業到產業融合,通過開展產業研究院模式研究,整合孵化載體行業優質資源與產業資源的融合發展,在相關專業載體升級為新經濟企業的同時,在產業生態發展上產生實效,培育出有全國影響力的產業集聚或鏈式企業群。
“總而言之,共治理事會開展工作的核心是——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更好的服務市場主體,進一步釋放創新創業創造的強大動能。”共治理事會相關負責人如是表示。
點擊進入專題:成都高新區孵化載體業界共治理事會正式揭牌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