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政協委員、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傅軍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全國兩會,他擬提交一份關于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提案,建議監管部門逐步增加民營企業發債的額度,并且考核金融機構投資民營企業債券的比重,同時加大民企中長期貸款力度,擴大紓困基金規模。
傅軍說,去年以來,民營企業與小微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注,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稅務總局等出臺了一批相關政策。2019年2月14日,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為改善民營企業融資環境作出了系統部署。但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尚未得到真正解決,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如民企信用評級低,債券發行非常難;民企融資成本高,企業不堪重負;民企融資期限短期化現象嚴重,企業倒貸壓力大。
為徹底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為民營企業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促進民營企業穩健發展,傅軍建議,金融機構對各類所有制經濟體應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民營企業融資需求。信用評級機構不應把企業所有制作為評級內容,消除同等條件下國企評級高、民企評級低的現象。監管部門應規范金融機構信貸行為,盡量做到不停貸、不壓貸、不斷貸,可以實行“盡職免責”的原則,消除民企融資的各種隱形壁壘。
同時,為切實提高民營企業直接融資能力,傅軍建議,監管部門應逐步增加民營企業發債的額度,鼓勵民營企業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提高民企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監管部門考核金融機構投資民營企業債券的比重,按年考核,逐年提高,防止債券投資集中投向國有企業和政府融資平臺,導致民企債券到期需剛性兌付,而新債發行極其艱難,流動資金短缺引發債務違約。
傅軍還建議,商業銀行要提高對民營企業流動資金周轉貸款額度,政策性金融機構對重點民營企業開辦中長期流動資金貸款,提高民營企業中長期貸款的比重。對生產經營正常且按時支付利息的企業,允許借新還舊,應續盡續,減輕企業倒貸壓力,實現民營企業新舊貸款的無縫銜接,保障企業正常經營資金需求,避免企業為了還貸借入高成本過橋資金,加重企業負擔。
傅軍建議,要擴大優秀民營企業紓困基金的規模,設定金融機構參與紓困基金的投資比例,充分發揮紓困基金的作用。針對優秀民營企業因流動性緊張而出現債券兌付困難時,由紓困基金接管到期債券,既維護民企信用,又保護投資人資金安全。當企業流動性恢復正常后,再由企業回購紓困基金接管的債券份額,幫助企業解決資金臨時性緊張的困難。防止因風險處置導致民企大股東失去控制權,帶來一系列的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