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也是新一年年初,我們在總結工作成果的同時,更多關注的是來年的經濟發展趨勢以及怎么發展的問題,這不,這幾天有關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爭的言論一直活躍在公眾視野。

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分析研究2017年經濟工作時,提出要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同時提出,要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發揚工匠精神,培育更多百年老店。
根據中央經濟會議概括為重要的幾點就是,在2017年發展實體經濟一方面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既要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也要注重用新技術新業態全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另一方面要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類交易成本,降低企業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要穩定民營企業家信心等等一系列舉措。
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表示造成中國實體經濟寒冬的前三個因素,第一是高稅費;第二是虛擬經濟過火;第三是房地產摧毀實體經濟。
董明珠甚至直指電商、直指90后開網店不僅是給實體經濟帶來沖擊更強調給整個社會都帶來了沖擊。
看來2017年將是實體經濟振興的重要一年,名營企業家更是要把握住這次機會。在全社會都在看好實體經濟時,就意味著虛擬經濟將會走下坡路的嗎?馬云是這樣回答的:
在12月29日“江蘇省浙江商會十周年大會”上馬云表述了自己的觀點: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不是對立關系,企業家切不可活在昨天,抱怨明天。

個人觀點:
其實,在我看來,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并無對立之說。實體經濟的寒冬也不能完全怪罪于虛擬經濟。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應該共同發展,互補互助、攜手并進。
實體經濟發展困難的確與企業稅負較高、房地產經濟沖擊直接相關,但實體經濟之前本身存在一些問題,如:技術、產品創新發展速度較慢;小作坊、小企業等產出低值品等。對于確實過高的稅負,有關政府部門應結合各行業具體情況適量降低稅負,減輕企業負擔;對于房地產經紀對實體經濟資本的搶奪,應理性調控房地產經紀,保證有充足的資本投入實體經濟、發展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本身也要注重用新技術新業態全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升自身實力。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變遷,虛擬經濟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對于順應時代潮流的虛擬經濟是需要我們繼續向前發展的。比如,因共享經濟出現的滴滴、Uber、摩拜單車、OFO等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們的出現更方便了生活。電商不僅僅只是虛擬經濟,它其實也是實體經濟的一部分,實體經濟生產出的產品可通過電商等平臺迅速被消費者了解、接受,縮減了推廣成本,也能夠使實體經濟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反之,如果電商失去了實體產品的載體,將無法發展,在這一點上來說,他們是個互補的經濟體。
未來經濟的發展,實體與虛擬一個都不能少……
更多財經資訊關注
【大話華爾街】
九天云竹出品
股票代碼【837939】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