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5日至8日期間,2018中國植物園學術年會在湖北武漢辦。本屆年會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承辦,主題為“新時代、新使命、新作為”,來自全國各地的植物園行業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交流當下植物園業界的發展趨勢以及互聯網技術、AI技術的高速發展對整個行業帶來的促進作用。

2018中國植物園學術年會在武漢召開
AI技術的發展正在給越來越多的行業帶來變革,百度作為國內AI領域的領先企業也一直在探索AI技術在各行各業的落地應用,除了大家熟悉的Apollo開放平臺、對話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統DuerOS以外,植物園、博物館、科技館、圖書等等傳統領域也是百度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的方向。在今年的9月17日,百度就與包括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在內的國內5家頂級植物園共同發布了“AI植物園計劃”。作為2018中國植物園學術年會的合作伙伴,同時作為“AI植物園計劃”的項目代表,百度搜索主任架構師陳凱在11月7日的會議中,向參會專家們介紹了百度AI技術在賦能植物園方面的應用,并詳細講解了“AI植物園計劃”的落地情況。

百度“AI植物園計劃”在武漢植物園落地
據陳凱介紹,百度“AI植物園”主要圍繞“植物研究”、“公共科普”和“園區管理”三個方向建設,充分利用百度數字內容、百度AR建模平臺、多模態交互技術、知識圖譜,以及人臉識別、智能客服系統、大數據智能平臺等技術,為用戶游覽植物園提供游覽前、游覽中、游覽后的全方位服務。以游覽中為例,用戶在武漢植物園等合作植物園中,均可以使用已落地的“小度探花”產品,實現拍照識花、全景科普、智能導覽等應用,獲得更好的游覽體驗。借助于百度領先的圖像識別技術,目前“小度探花”提供的拍照識花功能對于花卉的識別準確率達到了92%,對于一萬種常見植物的識別準確率達到了88%,讓你真正可以實現遇到不認識的植物“一拍便知”。
陳凱表示,百度“AI植物園計劃”的未來愿景是希望通過AI技術賦能自然植物科學,要完成這個目標,百度的計劃包含了三個方面。首先,通過對于植物知識圖譜的建設、植物圖庫、視頻內容的建設加強植物學領域的數字化建設;其次,通過技術的不斷落地,實現全國植物園智慧園區的建設、AR數字場館的落地、以及機器人講解員和無人車園區游覽,推動植物園領域對于AI技術的運用;最后,利用百度的龐大用戶基礎、百度搜索的內容整合能力以及多模態植物模型的呈現,推動自然科學知識在民眾中的普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