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頭條訊,10月31日,“NEXT?AI大會——中國龍華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峰會”,于深圳市龍華區寶能科技園拉開序幕。本次大會由深圳市龍華區委員會、深圳市龍華區人民政府和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精心打造。會上不但分享了產業、技術發展的趨勢,以及未來發展方式和路徑,還進行了落地簽約等活動。

峰會最后一個環節是主題為“AI時代的智勝之道VS龍華人才孵化新機遇”的圓桌對話。在創頭條聯合創始人李茂達的主持下,中國科技開發院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張世明、中美創投副總裁葉浸染、深圳市博銘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代毅、阿里云創業孵化事業部華南區戰略總監王芳參與了討論和對話。
李茂達:剛才大家聽了很多專家還有企業家的演講,應該說人工智能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激動人心的一個科技創新領域。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其實我們日常也接觸到許許多多人工智能給我們提供的服務,我們大眾領域討論比較多的像張學友的演唱會可以抓到很多的逃犯,實際上這個產業革命發生的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深刻,所以一會兒我們借用一個時間從各位嘉賓和專家那里能夠聽到更多的信息。
????時間關系,因為嘉賓背后都有介紹,我們就不介紹了,我們進入主題。? ? 第一個話題,我想請問一下幾位嘉賓,龍華區被廣東省定位為人工智能產業核心區,應該說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我想請問嘉賓,這樣一個定位在深圳或者是在全國甚至鉛球的產業格局上會帶來什么影響,或者又給我們創新創業帶來什么新的機遇,我想請幾位嘉賓談一下,先從張總開始。?
張世明:謝謝,這是一個好問題,特別是在人工智能現在日趨炙熱的情況下,廣東省能夠把龍華區定位為特別是大灣區一個核心發展的重要產業基地,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情,特別是在資金、在人才聚集各個方面的資源方面做了很不錯的工作,特別是也有大灣區在深圳珠三角以及香港澳地區人工智能的發展促進有巨大的作用。特別是在中國這種人工智能發展的熱度非常高漲的情況下,我覺得在金融業特別發達的香港,因為我也是香港人工智能協會的成員之一,也經常參加一些會議,做這些方面演講的嘉賓。針對香港來說,我覺得人工智能發展遠遠不及深圳人工智能發展的力度。廣東省定位為龍華區為人工智能發展基地對大灣區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葉浸染:剛才在參會的時候龍華區政府也介紹了龍華區的優勢,我也印象挺深刻的。我之前也看到一個數據,就是在2018年全國八百多個百強區的評選中,龍華區是位列第七名的,是非常優秀的一個地方。那么龍華的,我是覺得它的戰略地位、區域優勢特別明顯,在整個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中軸線上以梅觀高速這條路的經濟帶每年能產生差不多三千億的產值,所以我覺得龍華區以它的區位優勢將來一定能夠在粵港澳大灣區核心版圖里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高海明:龍華區是很多企業在這里羅湖,今天本身開這個會就是對龍華區最好的闡釋,未來通過阿里巴巴、通過釘釘能夠帶這里為更多不同的智能化產業、智能化的企業以及各行各業服務業帶來更多其他的賦能。好,我先說這些,謝謝!?
代毅:因為我們本身是龍華區的企業,龍華區有這么好的消息非常榮幸。我覺得這跟龍華區的一個定位有關,因為龍華區本來是一個新區,區里面的這些領導還有一些相關人員非常懂產業,也懂什么叫創業公司,也懂創業人才。據我了解深圳各個區里面,龍華區的人才政策應該還是數一數二的,非常到位,所以這個殊榮能夠落到龍華區,我覺得也是應該的,希望在人工智能這一輪產業中,我們能夠從龍華區傳統制造業的強區更多的誕生更多更好的一些新興產業。?
王芳:大家好,因為我是阿里云創新中心,主要是負責華南雙創的項目,我可能關注政策在廣東省今年提出來了一個新一代的人工智能三步走的戰略,這個戰略就提到2015年的時候人工智能,整個廣東省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要突破五千億元,在它這個鏈條上帶動的產業規模要達到1.8億。后來我們發現在龍華區是作為人工智能的核心區域,所以我們也希望把創新創業的賦能放到跟龍華區有更深入的合作。?
李茂達:剛才嘉賓從粵港澳大灣區產業格局談他們對于這個產業核心區,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性。其實我查了一些資料,這樣一個定位在全球來說對未來這樣一個定位發展,其實政府的推動對產業的格局會產生深刻的影響。接下來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看到人工智能領域涉及的領域非常多,技術類型也非常多,而且在人工智能領域,在投資領域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投資類型。每年政府大量的資金還有社會資本投入,剛才主持人也談到去年融資總額達到585億,我又看了新的數據,今年前三季投資已經超過一千億人民幣,是去年的兩倍。在這種情況下,請問幾位嘉賓,從短、中、長期來說哪些人工智能的領域最具有機會或者最具有投資機會?請幾位嘉賓和我們分享一下。?
張世明: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是在投資方面的回答會比較好一些。從技術角度來講,我覺得各個方面的機會都是比較均等的,因為人工智能技術方面涉及到方方面面,我們需要一個健康合理的人工智能應用的發展,我們在各個方面的技術都需要均衡發展。因為現在的技術發展只是從某一個角度和某一個領域發展出來,相對來說可行的、相對來說能夠有一點幫助的智能算法,但是針對人工智能來說還有長遠的路要走,所以我覺得要均衡發展。目前來說投資比較大,在視覺方面產生了四大巨頭,投資金額也比較大,每個都是百億級的,像商湯科技,這些方面都是投資力度比較大的。針對應用來說,還是有很大的距離。在另一方面在A/LP方面也是我們針對如何來理解知識方面,理解人類知識情況下,技術方面還遠遠不足,還需要很大資金來投入,進行相應的落地嘗試,需要創業公司和大型公司自己進行試錯,這方面都需要資本、基金、人才方面的協同合力,包括龍華,大灣區聚集了很多人才天然優勢,包括吸引很多海外人才,也有孔雀人才,我也是孔雀人才計劃之內的,也是龍華龍舞華章之內的,所以我很感謝政府方面做的發展。?
葉浸染:我們主要是做中美兩國跨境投資的機構,也是投比較早期,人工智能也是我們公司投的領域之一。從短、中、長期三個方面來看,我覺得投資機會是相對于人工智能的層面,短期來看主要是一些技術層的公司,比方說現在最熱的語音識別,包括進一步的語義識別,到圖像處理,就是圖像識別,我們是投了一個人工智能圖像識別的公司叫吉視角(音),是非常優秀的一個公司,它是做了很多圖像識別在各行各業的一個應用。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方說它可以識別你工廠的工人有沒有戴安全帽,某個機器有沒有起火的、某個農業是用什么農藥來處理。從中期來看,我們叫人工智能的應用層,這層我覺得是自動駕駛跟無人機,包括機器人,這三個領域是將來會比較看好的。從長期來說,也就是戰略層面上,大家最關注的兩個點一個是芯片,因為芯片是人工智能運算一個基礎,包括我們經常到美國硅谷去看,現在各個人工智能的巨頭都在花大力氣研發他們的下一代芯片,包括腦機接口的一些芯片,還有量子計算的芯片。因為人工智能是基于大數據、基于運算速度的處理,芯片是它核心的一個要素。另外是云計算的能力,就是將來所有包括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所有數據都會放在云端,所以各大巨頭在云計算這個領域的投入也是非常大,把它做成一個云的基礎設施,所以這兩塊從將來的戰略上來講是長期的投資方向。?
高海明:如果從阿里的角度,如果從釘釘的角度,我們先從兩方面跟大家做簡單匯報,因為釘釘是做企業級服務的入口,所以我們在軟件跟硬件方面做了大量的產品迭代,在釘釘上有很多硬件已經逐漸出來了,這些都會有投資。第二是在企業服務,企業服務里面的產業是非常巨大的,這也不是我們做得來或者做得完的,我們在深圳也投了兩家企業服務的公司,一家穿云、一家藍領(音),所以機會還是很多的,這方面希望大家持續的關注。?
代毅:這個問題比較大,我就談我們行業的,人工智能在我們這種細分領域里面的應用還是要抓住細分的點,第一個是像大的云計算可能是由巨頭來完成相關技術的研發,但是在具體的一些細分領域,小型的技術,我們可能要抓住人工智能具體技術的點,在一個具體領域里面的應用,這個商業機會可能還是有的。?
王芳:我接著咱們高總的話介紹一下我們阿里的五新戰略,新制造、新技術、新金融、新零售,還有一個新能源,這里面的新能源主要是指云計算、數據,因為我們認為數據將來是能源一個很大的點。通過這個點,我結合一些短期、中期、長期來討論,短期技術這塊作為創新型企業來說會重點去投,技術這塊有自然語音識別包括圖像識別的技術性增強,這兩個板塊肯定是風投會投得比較多。因為現有的阿里云創業中心平臺上目前有五十多加主要投FA輪和首輪的融資對接,那么在全國27個城市所落地的人工智能項目或者創新型的企業,我們會對它進行融資對接,這是一個方向。中期和長期這塊混合一個點來說,我覺得是一個長期的戰略方向。因為我們阿里有說過,AI是我們的大腦,我們的云計算、數據是我們的血液,我們的IOT是我們的銜接網絡。在整個人工智能,這三個板塊是有聯合點的,所以在這三個點的上下游或者垂直領域、細分領域去做一些布局投資,我覺得還是機會很大的。謝謝!?
李茂達:剛才幾位嘉賓從短、中、長期AI重點的方向,我相信也給我們很多創業者還有投資機構一些新的參考。因為時間關系,我們問題就不具體展開。最后我想請幾位嘉賓,你們總結一下你們自己今天最想表達的觀點,包括你們認為技術、資金、人才這些重要性,你們也可以排一個序。?
王芳:從技術、人才、資金三個角度來排序,是吧?我覺得肯定是人才和技術排在比較靠前的位置,但是到底是人才還是技術,我覺得這是一個概念,沒有辦法把它分開去談。我們整個阿里云的創業孵化事業的平臺,我們除了落地基地做創業中心,給創新創業的企業響馬賦能,我們還有一個板塊是進高校合作,后面我們會重點布局在華南區域跟高校合作,與各地政府落地聯動這樣一個阿里云創新中心的實驗室,旨在是從技術領域培養人才,從資金領域做項目對接。那么在我們的孵化平臺上對它進行產業孵化,我覺得這是比較關聯在一起的。然后阿里,我們一直在說我們是一家以技術推動商業邊界的公司,人工智能也是我們整個阿里云創業中心的主題、一個比較大的板塊,我們也希望在后期在整個創業中心在華南區落地的時候,我們有更多從人才口、從資金口,然后從技術口跟各個區域有更多賦能的機會,謝謝!?
代毅:我覺得2018年這個時點對中國經濟來說還是變化趨勢非常明顯,像周總說的整個投資也好,還是創業也好,下行趨勢在今年6月份之后非常明顯,所以整個目前的情況,就是說央企和國企這種壟斷性的就不說了,然后像互聯網巨頭占據的壟斷行業,基于前期的巨大優勢資金優勢還是具備非常壟斷性的資源,這方面可能是需要創業公司謹慎考慮的。第三個方面就是一個創業型企業目前在這種經濟比較緊張包括對內對外環境都有一定影響的情況下,我們最主要的是如何保持活力活下去。這個活下去的基礎,我覺得是要照準一個企業的剛性需求,這個行業,你做的這個行業或者你做的這個技術,不管你的人或者技術再厲害,如果是一個非剛性的需求或者簡單直白來說就是短期你客戶是否對這響技術是否有利益性的需求、有利益性的驅動,如果沒有這個可能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
高海明:我簡單說一下,釘釘走到現在也有七百萬的組織了,這里面其實有一個最主要的力量是說能夠讓每個組織一線最好的頭腦,解放他們的生產創新活力。底層的人能夠真正創新和發揮他們的勞動產能,這才是真正整個產業人才最終得到發展。如果只是每個領導在上面說我要做什么,下面人get不到其實是很難真正把一個團隊練就出來,今天關鍵詞是產業+人才,這亮點在組織里面怎么發揮底層的創新創造力一起往前作,在這個組織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釘釘在這方面能夠賦能更多的企業,在這方面有所提高。?
葉浸染:今天這個大會的主題其實是叫人才峰會,剛才李總的問題,我是覺得現在資金不缺,技術也不缺。其實人才,怎么說呢?也不缺,我從中美兩地來比較一下,美國最多的、比中國最大優勢所在是它高端頂尖人才。那在美國,它有強大的計算機,比方說好的學校像斯坦福、MIT、哈佛等,這類學校能夠培養出有強烈愿景愿意去改變世界的科學家。中國的優勢是什么?我看了一個數據,中國現在也有七十多家高校已經有人工智能專業,中國是培養了一個強大的人工智能工程師的軍團,就是說科學家是做頂尖研究的,但是這種技術的革新是需要幾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迭代的。人工智能工程師的軍團是可以和企業家合作將現有的技術運用到生活中產生價值的這么一群人,中國的優勢在于如此,中國應該將這兩者結合,將自身的優勢發揮更好,讓中國在人工智能的戰略和部署上在世界上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優勢地位,謝謝!?
張世明:其實這個話題很豐富,像王總說的一樣,現在資金、人才各方面都不缺,我們缺的是什么?缺少的是一種創新精神,就是人才。資金想找一種有效的技術能夠嫁接在我們相應的應用中來,這是資本的目的,資本的目的是為了賺錢。而針對人才來說,人才肯定是需要一種創新精神,需要實現理想,想要一個有效的想法能夠落到實處。有一個電視劇也挺好的,就是《創業時代》,講的是資本和創新之間的關系,我覺得這是沒有一個主旨之分,就是說你有人才,你沒有資金,這個事情也很難實現。你有了人才、有了技術,你沒有資本來大力的支持,你也是舉步維艱。你有了資本,但是找不到合適的應用場景、找不到合適的人才和合適的技術嫁接在我們實際應用中來、嫁接在我們真正企業所需的剛需中來,我們也很難有好的效果。
李茂達:由于時間關系,我們現場圓桌到此結束,剛才嘉賓信息量很多,我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時間讓嘉賓把他們的觀點和想法展開。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