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各種風波后,《我不是潘金蓮》上映首日便拿下了票房冠軍,馮小剛懸著的一顆心終于可以稍稍放松。
11月8日,根據藝恩數據,《我不是潘金蓮》首映當日拿下6676萬票房,排片率38.9%,在票房、排片、上座率、場均人次等方面均遙遙領先于《奇異博士》《勇士之門》,狂攬當天全國票房收入的62%。有業內分析認為,這部影片票房有望沖破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萬達院線給出的排片率雖然遠低于全國平均排片率,但因為場均人次多、上座率高、市場占有率大,所以萬達院線仍產出367.3萬票房,在院線類排名第六,在影投類排名第一。
排片風波
事件起于一封“陰陽怪氣”的公開信。
11月18日,馮小剛喊話萬達集團,在一封《潘金蓮致王健林先生的一封信》中,馮小剛化身“潘金蓮”表達了對萬達院線排片量低的質疑?!敖鹕彸猎┣?,歷經坎坷,終有一天走上銀幕,走上銀幕就是走進了萬達院線,只因與那間小公司稍有瓜葛,也糊里糊涂躺在了貴集團的鍘刀之下?!?/p>
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國民老公”王思聰。他對直指馮大導演“麻煩你說話別那么陰陽怪氣的,聽著惡心?!蓖跛悸敍]有回避兩家私企之間的恩怨,但認為那應該是兩家公司的事情,“怎就因為你是大導演就能煽動網絡群眾和輿論來噴我們了?”“只準華誼挖我們有敬業協議在身的高管,不準我們有任何不悅?只準你們排片擠走別人,不允許我們對你片的不看好而降低排片?”
據了解,國內票房前五家院線18日的《潘金蓮》排片占比,其中上海聯和45.7%、中影星美41.79%、大地45.3%、南方新干線37.35%,排片占比都接近或超過40%,而萬達排片只有10.9%??陀^的數據對比之下,萬達對《我不是潘金蓮》的排片確實有些“不正?!?。
事實上,這不是第一次傳出華誼電影遭到萬達院線“封殺”。
今年7月華誼兄弟出品發行的《搖滾藏獒》就被傳出遭萬達院線封殺之說。據藝恩統計《搖滾藏獒》首映日預排片數據來看,萬達院線預排場次僅有7長,份額占0.3%,排名倒數第一。不過,萬達院線對此否認,表示 “封殺”純屬無稽之談。
此后,萬達出品的影片《快手槍快槍手》與華誼兄弟出品的《陸垚知馬俐》同日上映。而根據預排片顯示,《陸垚知馬俐》在全國院線總排片達24.3%,《快手槍快槍手》占16.74%。而在萬達院線這里《快手槍快槍手》排片占32.57%,而《陸垚知馬俐》僅占了5,24%。但萬達院線依舊否認“封殺”之說。
在國內,排片率早已成為票房的保證。此前,有傳聞華誼兄弟動用廣電力量,讓《神奇動物在哪里》和《薩利機長》兩部進口片推遲上映檔期,給《我不是潘金蓮》留出排片空間。
“保底”背后的資本游戲
在馮小剛炮轟萬達的背后,浮出水面的不僅是華誼與萬達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怨情仇”,還有赤裸裸的利益博弈。
據了解,《我不是潘金蓮》的主要投資方包括文投控股、華誼兄弟和北京文化。在電影開拍之初,文投控股的子公司耀萊影視,就與華誼兄弟、摩天輪文化(北京文化子公司)簽訂了保底發行協議。
根據該協議,《我不是潘金蓮》如票房低于5億,耀萊將支付2億票房凈收,票房5億至8億部分的凈收益由耀萊獨享,票房超出8億元部分,耀萊將獲得票房凈收益的50%。換言之,《我不是潘金蓮》在剛開拍時,就已經賺了2億元。
因為這一紙“賭約”,利益各方無不使出換身解數拉票房。此前,負責發行的貓眼向影院提出了一項合作,影院如果在上映首日18號,滿足場次超過50%的排片份額,將有可能拿到每張票價10.1元到15.1元不等的補貼。以一張票價35元算,這意味著觀眾有可能買到19.9元的最低票價,“這可能是貓眼今年票補最多的一部影片”。
放眼圈內,如今保底已成熱門大片標配,華誼也曾經嘗到不少“甜頭”。
此前周星馳的《西游降魔篇》上映前,華誼出資8100萬作為發行保底,后又追加700萬投資。作為交易條件,當影片在大陸發行凈收益大于等于2000萬時,華誼能獲得凈收益70%以上的分成,其他投資方獲得凈收益不超過30%。
最終,這部電影票房12.46億。華誼獲得3億左右的凈收益。后來,星爺把華誼告上法庭,原由是華誼承諾票房5億以上會有分紅,分紅收益應該是8610萬元。但一是因為關于票房過5億到底是賣的票額過5億還是凈利潤過5億雙方有分歧。結果,法院判周星馳敗訴,華誼在這次對賭中大贏。
但保本作為一場資本游戲,并不意味著每一部都能大賺,萬一失手,也是慘不忍睹。此前,《一步之遙》萬達保底10億,結果最終票房5億多,連萬達公子“王思聰”都忍不住開罵了。而《太平輪》更是慘不忍睹,作為發行方的樂視欲哭無淚。
“電影商人”馮小剛
盡管馮小剛一再暗示《我不是潘金蓮》是馮氏喜劇20年的里程碑之作,強調各種美學藝術創新,但自己早已成為了一名“電影商人”。
資料顯示,馮小剛是《我不是潘金蓮》出品方之一美拉傳媒參股股東,并擔任經理職務。投資界了解到,美拉傳媒成立于2015年9月,注冊資本500萬,法人為馮小剛。
2015年,華誼兄弟買下這家馮小剛控股的公司近70%股權。不過,雙方簽訂了一份對賭協議,要求2016年東陽美拉承諾的業績目標為稅后凈利潤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如果未完成業績承諾,馮小剛則要以現金方式或美拉傳媒認可的其他方式補足美拉傳媒未完成的該年度業績目標之差額部分。
據悉,上半年美拉傳媒凈利潤只有3535萬元,所以馮小剛的壓力可想而知。倘若《我不是潘金蓮》票房未及預期,美拉傳媒的承諾業績也難以完成,這對對馮小剛來說損失的可是“真金白銀”。
不僅如此,馮小剛還是另一出品方耀萊文化的股東。2013年9月,華誼兄弟子公司華誼互動娛樂斥資2.1億元收購了耀萊影城20%的股權,2014年8月,又以4.64億元向松遼汽車出讓這20%股權。兩個月后,馮小剛等影視明星合伙成立的君聯嘉睿出資5.1億元認購松遼汽車股份,2016年4月,松遼汽車更名為文投控股。換言之,馮小剛成為文投控股的間接股東。
此次,耀萊文化以第三方身份通過5億發行保底及20%投資參與了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的制作與發行,電影票房得好壞自然關系到“股東”馮小剛的分成。
而馮小剛與華誼兄弟的關系更是“唇亡齒寒”。馮小剛曾持有華誼兄弟288萬票占當時華誼兄弟總股份2.29%。華誼兄弟上市一年后,馮小剛拋售了手中原始股套現2億元。此外,馮小剛不僅是華誼兄弟的主力導演,更為華誼兄弟培養新導演,為公司旗下新導演提供資源擔任監制等。
王小帥:馮導應該知足
馮小剛“怒撕”王健林,引來了大批吃瓜群眾圍觀,也在電影圈內引發熱議。
提及此事,知名導演王小帥接受媒體采訪時直率表示,馮小剛導演應該知足。“馮導的人生他應該滿足,他的商業片給我們帶來很多快樂,他想拿獎,也拿獎了?,F在又是拍藝術片,都得到了。其實這個排片很高啊,都是百分十四十多啊,想想我也是去電影節的導演,我那時候的排片才百分之一啊….”
2015年4月,王小帥執導的《闖入者》上映,這部講述了一個有關文革對人性的戕害,以及贖罪和懺悔故事的影片,在海內外各大電影節上贏得了不錯的口碑,但在國內上映時排片量十分少,當時僅有1.57%,結果票房慘淡。之后王小帥曾在微博上感慨,“這是商業片最好的年代,也是嚴肅電影最壞的年代”。相比之下,現在的馮小剛則幸運得多了,畢竟早已“名利雙收”。
(來源:投資界 劉全)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屬于原作者,不代表清科私募通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
2023-11-1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衢州,打造長三角創投新勢力“第一城》的文章
2022-06-20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引鳳筑巢·融金朝陽——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 專精特新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百家基金進航城-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2-23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清科創業旗下PEDATA MAX全新升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