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重慶、貴陽皆上榜全國雙創指數排行榜前17名,雙創環境、能力、成效等均領跑全國,唯獨黔川渝三省市結合部的中心城市——遵義落榜。
那么,稍顯遜色的遵義是如何發力,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呢?9月27-29日,2018“創響中國”貴州遵義站啟動儀式將于遵義市匯川區舉行,創頭條記者親臨現場,尋找遵義雙創的破局點。
工業基礎和技術能力較強的遵義,目前以高端裝備制造、大數據電子信息、特色輕工、現代服務業和軍民融合為主導引領產業發展。高端先進產業的發展,
高端科技人才是最最基礎的原動力。
2017年8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遵義工作中心成立,通過“政、產、學、研、金”融合模式創新,吸引支持高科技人才走進遵義。
同時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將在校大學生納入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范圍,創新創業從在校大學生抓起。
此外,遵義市另有院士工作站、重點實驗室47個,高新技術和創新型企業126家,為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環境,助力五大優勢產業的發展。
遵義不僅重視高科技人才的科研和創業,更關注一個特殊的群體——農民工。
遵義是國務院出臺農民工返鄉創業相關政策的緣起地,為落實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2017年12月,遵義市舉行農民工返鄉創業創新助推鄉村振興發展大會,探尋返鄉農民工創業創新的新方法、新路徑。
在對返鄉農民工的創業支持上,遵義市匯川區依托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區位優勢,從大數據、物聯網等方面提供幫助。
無疑,遵義對返鄉農民工創業的重點支持收到了還不錯的效果。
2017年,遵義市匯川區返鄉創業農民工17461人,占返鄉農名工總數的61%,帶動39665人就業。匯川區因此成為農民工返鄉創業試點區,并獲得“全國雙創示范基地”稱號。
資金對創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資金的支撐,企業寸步難行。
遵義除對符合條件的人員給予相關優惠政策外,鼓勵各類創業創新大賽的舉辦,并對獲獎的優秀項目,采取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方式,給予不高于3萬元的支持。
另外,對高校畢業生、城鎮就業困難人員、農民工、復員退伍軍人自主創業并帶動就業的,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和場租補貼。
除了日常的運維費用,稅負也是企業資金重要支出。遵義對小微企業實施“3個15萬元”等扶持政策激勵創業。
當然,對于創新創業,政府做的不僅僅是資金上的支持,簡化企業登記、注銷等步驟也是對創新創業更大的動力。
遵義市全面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和個體工商戶“兩證整合”,在此基礎上,為最大限度簡化企業的注銷和登記等流程,遵義推出“工商云”,打通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實現信息共享,盡量讓創業者少跑腿,足不出戶辦理工商登記。
在政府全力支撐下,遵義將呈現怎樣的雙創成果?農民創業創新的成績如何?遵義又能否依靠獨特的創新創業模式突出重圍,打造全新的雙創品牌?我們試目以待。
創頭條(Ctoutiao.com)獨家稿件,轉載公布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小新,郵箱:zhaoxin@ctoutiao.com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