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雙創城市巡禮],我們來了解一下重慶。
2018年1月2日,重慶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四次會議上,審議決定任命唐良智為重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并表決通過了關于唐良智為重慶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長的決定。
而在成為重慶市代市長的第二天,唐良智召開市政府會議并強調,加快產業升級,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大數據智能化產業發展、智能化應用互動發展,以增強經濟質量優勢。
這位曾被譽為“創新創業市長”的明星官員,重拳依舊在此,并憑借其在武漢成都創新創業方面的豐富履歷,向重慶輸出經驗值。
那么,在有了“創新創業市長”的加盟之后,重慶是如何“渝創渝新”的?
重慶與成都的“競爭”由來已久。作為成渝經濟區的雙核,西部開發重點城市,人才爭奪必不可少。
2015年12,兩江新區管委會印發《重慶兩江新區引進高層次人才若干政策(試行)實施細則》。《細則》表示,為引進高層次人才,為人才發放一次性安家補助費。符合要求的人才可得到30~200萬元的安家補助費。
在2015年就出臺住房補助相關政策,兩江新區管委會可以說很有遠見了。而重慶不僅有吸引人才的政策,還有人才創業相關政策。
2017年6月,重慶市出臺《重慶市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創新支持計劃實施辦法》政策。《辦法》分為創業和創新資助兩類,創業類分為特等、一等、二等和三等,分別資助50萬元、30萬元、20萬元和10萬元;創新類分為重點、優秀和啟動,分別資助12萬元、8萬元和5萬元。
在調研重慶大學虎溪校區電子顯微鏡中心時,唐良智說到:“大學的品質決定城市的品位,大學的水平決定城市的高度。”看來,在唐良智調任后,重慶在未來一段時間會更加重視教育孵化與科創落地。
唐良智作為成都市委書記時,是將武漢的成功經驗搬到了成都,打造了創業活動“菁蓉匯”,如今調任重慶,更是放開了手腳。
1.產業智能化升級
2018年1月3日,重慶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唐良智主持召開市政府第五次全體會議,擬出臺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其主要內容是提出大力發展智能產業的同時,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
政策落地速度很快。
2018年1月10日,馬云來到重慶,促成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重慶牽手,不但將中西部區域總部落戶重慶兩江新區,還將為智能重慶打造“城市大腦”。圍繞中西部總部,阿里巴巴將打造包括智能交通研究院、智能物流研究院、智能制造工業物聯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平臺、智能互聯汽車研究院及研發中心、公共服務平臺、食品安全大數據、人才培養基地在內的八大產業功能平臺。
加強大數據智能化在農業、旅游、物流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應用,可以促進智能化改造升級。如此一來,重慶在中西部地區物流、金融、大數據等產業方面的創新能力、輻射力將大幅提升。
2.優化營商環境
一個城市營商環境好不好,直接影響城市經濟發展與創新創業的活力。經濟學家考什克·巴蘇曾說過:“一個經濟體的成敗取決于多種變數,其中往往被忽視的是那些方便企業和營商的細節。”這也說明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性、必要性。
2017年1月13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兩江新區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實施方案》。《方案》表示,以新型金融、現代物流、服務貿易、高端制造業等新興產業為抓手,探索開放型經濟運行管理新模式:建立高效政務服務模式,并推行電子營業執照管理,試行全程電子化登記;運用信息化手段建設智慧化“政務大廳”,暢通政務服務渠道,提升政務服務透明度和審批效率。
據悉,目前重慶自貿試驗區兩江新區片區已將審批速度提升了80%以上,同時實現了網上審批覆蓋率100%、公開率100%。
1.大學“輸出”能力不足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成都專利申請量3.9萬件,重慶5.9萬件,但要換算到每萬人專利申請量上,成都約是重慶的1.4倍。
專利可以顯示出一個城市的創新能力,而專利申請主要來源于企業和大學,企業又主要依靠大學輸送來的人才。這就暴露出了重慶的弱點——大學輸出能力較弱。
2.工業體系亟待轉型升級
重慶市統計局公布2017年前11月經濟數據表示,盡管重慶延續了GDP增速10%以上的強勢,但傳統的優勢產業——汽車制造業的經濟利潤同比下降11.0%。受此拖累,2017年前11月的重慶市工業增加值增速低于2016年同期0.7個百分點。
汽車工業作為重慶工業的主要支撐,其主要數據在2017年的下降,反映了整個重慶經濟轉型升級的迫切性。
3.成渝“競爭”
作為成渝經濟區的雙核,成都、重慶難免會被比較,創業方面也是如此。成都與重慶相比,互聯網環境更加優良,早在2006年,盛大、新浪、搜狐等就已在成都設立研發中心,稱號也從“手游之都”變成了“創業之都”,這點從創業相關數據也可以看出來(數據來源創頭條雙創地圖):
重慶有4534個創業公司,獨角獸企業:豬八戒網;
成都有9191個創業公司,沒有獨角獸企業。
重慶創業公司不多,但勝在有個獨角獸企業,而雖然成都沒有,卻喊出了獨角獸企業5年目標:2022年,獨角獸企業7家以上。
從0到7艱難的很,那么,在下一期[雙創城市巡禮],我們來說一說成都,為什么有底氣喊出獨角獸企業5年目標?
想要了解其他城市,請點擊[雙創城市巡禮]。
創頭條(Ctoutiao.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丸子,郵箱:tougao@ctoutiao.com?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