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新科技·新動能·新經濟——2017(第二屆)京津冀創新創業高峰論壇”在石家莊希爾頓酒店圓滿落幕,本次大會由石家莊市人民政府和河北省科學技術廳主辦,石家莊市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和蜂巢孵化器承辦,創頭條、競合匯聯合協辦!
本次大會圓桌環節,特別邀請蜂巢孵化器CEO袁星女士作為主持人,北京大學雙創示范基地、北京大學創業家俱樂部秘書長宮玉棟,創頭條聯合創始人李茂達,河北省科技企業孵化協會會長朱建友,深圳市眾創空間協會秘書長李剛,華友會副會長楊建波,納什空間聯合創始人李鵬作為嘉賓參與討論,此次的圓桌主題是“共享·共創·共贏”。
以下為圓桌環節討論實錄(略有刪減):
袁星:歡迎幾位嘉賓的到來,我們都知道近三年京津冀協同發展從一個概念到逐步落實的過程中,特別今年雄安新區的創立,河北是有非常大的機遇和機會,作為石家莊人,第一個問題我想替石家莊問一下,在座的各位來賓,你們所存在的組織,或者你們所對接的資源在未來,有哪些更適合、能夠更容易落地到我們河北這個平臺上?
李茂達:我們的工作要更加深入,基于線上、線下的平臺,把國內的優質資源帶到河北,這個是基于線上、線下的產品做的事情。另外我們跟阿里有非常深入的合作關系,各種資源是相互打通的,包括全球創客大賽,包括創新創業的技術,我們希望在未來在合適的情況下能到這里來。
楊建波:石家莊發展潛力很大,我們會把一些好的項目引入到這里。華友會是國內最早走向全球的,60%、70%在海外,所以石家莊通過工業設計推向海外市場應該是有很多資源可以合作。
李鵬:未來有機會希望把納什底下入駐的企業帶到石家莊來,跟當地的小企業大企業做一些溝通,我們最近搞很多工作,如果說雙方在洽談包括見面中發現很多好的點子,同時因為他們的到來對各地帶來好處,那么,就可以重新做一番事業。
袁星:朱會長可以提需求。
朱建友:京津冀協同發展,我們提了三四年,需求談不上,談談我的體會,其實我們也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北京企業,你看叫京津冀協同發展,為什么不叫共同發展?一定有苦有澀,是把北京的一部分業務放到這,所以我們承接北京企業轉型的時候,不能千篇一律說把研發中心放在這里,這是不現實的,我們的企業來到這里,一定有很多成本比北京低,這是優勢,如果差不太多也沒有優勢。我們對接的時候,我們的服務成本跟北京有差距,一方面特別盼望北京企業過來,包括政府也是,政府做了很大努力,但是我們市場沒有標準化的東西,我們這個轉移不是政府轉移,是企業轉移,而我們這些園區,包括孵化器,他的服務水準跟北京有區別的,這需要工作的人和團隊來理解。需要深層的服務,我們一定要滿足,但首先一定要看懂需要什么,這方面需要做很多工作。
袁星:大家說得都是比較務實和比較實際的問題。我覺得從我們自身來講先打造一個良性的環境,筑巢引鳳,通過這么多情節跟河北有淵源的大咖,資源到了河北,才有良好的平臺承載。希望今天說到的資源,從今天開始,一些合作的事情能夠更加深入推進。第二個問題,深圳被譽為中國的硅谷,深圳的創新活力有它自己非常獨道的地,從深圳大的政策環境或者方法論也好,有哪些值得河北省借鑒?
楊建波:我在深圳20年,它的文化發展跟美國紐約類似,是大文化發展的城市。全國各種不同省份的人去深圳,深圳這幾年的發展明顯看是各種文化的交融,同時深圳對高薪人才政策扶持力度非常大,吸引了很多全球人才,一個城市要發展起來,人才是根基,要有足夠的資本,全球的投資機構都在深圳。然后是格局,基本上不說全球,深圳是留學生比較愿意待的一個地方,最重要的是留住人才。所以怎么樣讓人才留下來,為這個城市添磚加瓦很重要,長三角也好,京津冀也好,還有珠三角也好,像京津冀鐵三角很大的機構,北京有些落后產能,能夠從北京慢慢牽引到石家莊來,這是很大的機會,深圳也是一步一步往外擴展,最重要是人才、資金和開放的格局。
袁星:下一個問題,像我們服務于創業者的幾位會長,我們各自在創業者的創業路上,相信第三方的服務機構也好,空間也好,承載很多責任和使命,從你們角度來講,發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朱建友:其實這個角色很簡單,我們在第三方的角度,手不要伸得太長。我們在孵化器服務方面更多鼓勵大家創新的精神,很多創業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我們首先鼓勵大家創新。然后盡快把項目產品跟市場對接,這是我們做的。
李茂達:我相信河北孵化器很多,大家討論最多的也是服務,服務對孵化器或者當地雙創來說是最重要的。每天有1.6萬個企業產生,有5000多個企業關停,這個數據差距很大,這么多企業產生能夠存活的只有一部分。這里邊淘汰是非常殘酷的,創頭條能提供的,一個是我們自身包括品牌推廣,我們能夠關注到很多企業,在過去我們的團隊有幫助做孵化,在2015年扶持了一批,后來發展特別好,有幾家獲得上億的投資。另外我們包括現在跟阿里正在做的創業學院,正在做培訓,國內頂級的導師幫助創業者,這里邊包括雙創資源的對接,現在國內有近10家的一流企業服務,能夠給很多企業提供優質的服務,現在跟袁總也在探討,怎么樣服務更深入的落到空間里?另外一個層面從地方政府服務的功能,剛才講到深圳或者其他地區,政府會提供公共資源,公共資源是什么?公共資源提供一些工具,提供一些平臺,把外部的資源通過這個平臺引到當地,讓當地的創業者便捷地能夠找到這些資源,因為創業者通過空間找,要有很好的空間才能做好服務。從空間的競爭來說,成為當地的頭戶,肯定發展很好,我們相信在深圳,生態都愿意去,所以政府需要去構建這樣一個公共的服務平臺,去幫助當地所有的企業能夠公平地獲得這些服務,獲得這些資源更好地發展。
李鵬:企業之間,我們會定期舉辦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見面會,不光是社交類的,更多期望產生一些商機,本身我們沒有那么大的力量,我們會盡量試著把資源融到其他企業里。我們想未來既要解決存活,也要解決發展,以及跟其他城市的發展,包括跟政府之間的關系處理。目前一個方式是通過第三方供應商申報服務,這里邊其實政府也看這個錢給得對不對,中間會不會出問題,我們作為供應商幫他把這些資金給到更合適的企業,現在跟投資結構都做投后管理。
袁星:最后一個問題,想代表今天在場的很多大學生問宮秘書長,其實大學生創業是有爭議性的話題,您是鼓勵大學生創業還是什么樣的態度?對大學生創業有什么好的建議?
宮玉棟:我個人還是比較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我們拿出接近5000平米的場地針對學生的孵化。我個人上大學的時候開始創業,也走過不同的道路,有不同的收獲。大學生創新創業,其實看怎么定義?創業并不代表注冊一家公司,所以我們鼓勵的是學生創新的精神,還有思維方式,甚至心態,我經常講我們現在很多都是這樣的心態,包括工作之后有創新創業的心態面臨工作,我自己來講我畢業之后,從上學創業,畢業之后留校工作兩年后來正式出來到社會上創業,又回到學校,現在我的身份是打工的身份,但是我始終是創業的心態。包括現在在北京大學做的所有的事情是以前沒有過的,我借助一個平臺在做,始終是這樣一個心態,現在有很多的企業,大的公司他們都在講鼓勵內部創新創業,其實同一個道理,這個建議大家要有一個好的心態,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全力以赴,大家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能說因為創業不計后果,借了很多錢沒法收場,全力以赴是大家要對自己負責,對合伙人負責,對客戶負責,現在創新創業會有一些泡沫,我也見過很多創業者,我自己本身也做投資人,確實有些人的項目,創業本身為了創業而創業,我覺得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第二個建議找好自己的方向,既要結合興趣和特長,也要分析這個行業,這個領域未來的發展趨勢,大概講這兩點。
袁星:謝謝。感謝今天在場所有的嘉賓的分享,也謝謝在場的每一位朋友。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