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有“沙地蘋果”經銷商喬樹林幫助家鄉致富尋找買家,有出生在東北山村的馬亮摒棄重點美術學校,扎根農村建設家鄉。他們身上都體現出一個共同特質——家鄉情懷。
作為土生土長的懷柔人,李思鵬畢業后毅然決然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成為一名“新農人”,和家鄉人一起走上了創業之路。
板栗深加工作為這個農業產業鏈條中的腰部力量,從收購到種植再到生產加工銷售...這一發展的過程并不容易。
目前,老栗樹已通過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出口食品生產企業認證、有機認證、等多項認證體系,農戶總數980戶,年產量總值達6000余噸。
如今,有了北京股權交易中心(以下簡稱“北股交”)的助力,老栗樹的發展底氣更足了。據李思鵬透露,老栗樹下一步將沖擊上市,致力打造北京特色農業品牌。
01
返鄉創業
“新農人”盤活“老栗樹”
自改革開放以來,在市場需求巨大的拉動下,食品加工成為發展中最快的行業之一。
其中,板栗相關企業數量的變動在近十年呈現出先升后降的趨勢,2016年增速到達頂點,據天眼查數據,成立時間在10至15年內的板栗相關企業超5000家。
北京老栗樹聚源德種植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老栗樹”)成立于2008年,發展至今,逐漸成為懷柔區渤海鎮板栗產業的龍頭品牌之一,而它的故事要從一位95后返鄉青年說起。
2017年,從音樂專業畢業的李思鵬加入由父親創辦的板栗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為了一名“新農人”。
老栗樹創始人李思鵬
雖然企業經營已經進入上升軌道,但在駛入初期,也少不了一番折騰,尤其對于從音樂跨界到農業的李思鵬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初涉農業種植,李思鵬只能通過父親指導、走訪相關領域產業,與栗農交流一點點累積種植技術經驗。
板栗收購是李思鵬面臨的第一大難題。
李思鵬告訴創頭條(ID:ctoutiao):“我們先走訪百姓進行調研了解他們的需求,隨后先自己種植打個樣,有了示范基地后,再去衍生更多的栗農,讓他們認可現在的種植方法。”
然而讓栗農認可當下的種植方法,不僅要解決銷路問題,更要穩定栗農的收入。于是李思鵬以高于市場價的20%進行收購,這樣栗農的收入提升了,規模也隨之擴大了。
現如今,老栗樹作為國家級示范社 ,聯農帶農22萬畝板栗種植基地,年產板栗達到了3000到4000噸,逐漸成為現代化標準示范園區。
農業的未來,在于科技。當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1%,整體上形成了少量領跑、多數并跑和跟跑的農業科技基本格局。
老栗樹是李思鵬父親一手創辦的,顯然之前的業務模式顯然已不適應當下的形式,手握“接力棒”的李思鵬,用新時代年輕人的方式,逐步打破板栗事業發展的瓶頸。
創業之初,李思鵬遇上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新形勢。他意識到,要延伸板栗市場,就要有創新和發展。
“從種植到加工生產再到銷售,僅僅學會因地制宜是遠遠不夠的,每開發一個新品的時候,就希望跨品類去學習一些新的規則。”李思鵬向創頭條(ID:ctoutiao)表示。
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板栗對土壤、溫度的適應性很強。據了解,老栗樹采用科技手段篩選出最合適的品種,像是高科技的現代化物聯網土肥水管理技術,讓栗農有計劃、有標準的種植,板栗的生長狀態更加可控。
老栗樹合作社不僅獲得了北京農業好品牌、全國優秀農產品目錄名特優新“懷柔板栗”、果品氣候認證等多個榮譽稱號,合作社的產品也逐漸得到市場認可,公司近3年的營收和凈利達2000-3000萬。
02
手握“接力棒”
探索品牌發展領域
“果有三美者,有冀山之栗。”由此可見,板栗是北京市懷柔區家家追捧的美味佳肴。
隨著市場的開拓,如何更好的發展懷柔板栗產業,將其打造成為一個名特優品牌,就成為了更多“新農人”的試題。
早期老栗樹鎖定的是小而精,將第一生產車間設置在自己的基地,用高品質的產品去服務對標的市場和領域。
漸漸地,李思鵬發現只做自主品牌遠遠滿足不了客戶的需求,如何通過更多的創意將具有文化價值的東西落到產業之中,特別是當時老栗樹在打響品牌、銷售渠道等方面前瞻性不足,極大提升板栗作為農產品的附加值才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縱觀整個食品行業,各類“小而美”的新品牌紛紛崛起,在細分賽道上牢牢占據市場份額。
用李思鵬的話來說,老栗樹是講了別的品牌不敢講的故事。
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合作社已從初級農產品原料供應商發展成為以板栗標準化種植管理、農產品精深加工、互聯網營銷、休閑觀光和文化創意產業相融合,農戶總數達980戶。
為了產品更具優勢,老栗樹在生產線探索、產品研發創新上也花費了不少時間。
據李思鵬介紹,公司的研發人員占據15%左右。除了自己研發以外,也會請業內的一些頂流研發師來進行協助,并與專業的科研院所進行合作,目的是讓板栗的品種從選育到最終成品在一套完善的產業鏈下進行。
李思鵬向創頭條(ID:ctoutiao)表示:“老栗樹在原產地種植戶的基礎上,借助科技手段,像是先進的全封閉油栗生產設備和整套全自動流水線等,以新技術新裝備實現了板栗加工產品的標準化生產,大大提升了產品品質。”
公開資料顯示,老栗樹擁有生鮮禮盒、伴手禮板栗點心、懷柔栗仁等系列產品。有了產品,品牌打造成為取得行業核心競爭的關鍵。
李思鵬將自己的業務注入到板栗行業發展的版圖中,建立起涵蓋傳統農業、加工業、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等全產業鏈業務體系,并通過廣泛應用電商、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和渠道,加強"老栗樹"品牌打造。
伴隨著老栗樹品牌宣傳力度的加大,合作也增多了。產品成為稻香村食品、御食園、黃小廚、21cake等知名企業的戰略合作方和板栗加工原料、半成品的指定供應商,并建立起長期穩定的供應關系。
當下,新的消費升級和趨勢已經到來,傳統的農產品也要勇于創新,在老栗樹崛起的過程中,李思鵬的創新營銷“玩法”可謂是與時俱進。
老栗樹采用“線上+線下”結合模式,借助抖音、快手等多渠道媒體傳播,覆蓋各類電商平臺,以新零售新傳播的方式,塑造新消費品牌。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指引下,老栗樹模式創新得到了大力支持與關注,并被作為農業農村部創新創業現場教學示范基地。
03
借力資本市場
讓板栗走出國門
西漢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曾記載:“安邑千樹棗,燕秦千樹栗,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從古至今,地處燕山山脈,背靠約900余年老栗樹的懷柔素有“中國板栗之鄉”之稱。
如今,老栗樹借助天時地利人和優勢,再加上北股交的背書,不僅完成了品牌升級,合作社的產品也逐漸得到市場認可。
為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相繼出臺相關政策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2016年,由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股交共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海淀區人民政府協建大學生創業服務平臺和大學生創業板正式啟動。
彼時,正值返鄉創業的李思鵬更是感受到北股交大創板真實的好處。
他告訴創頭條(ID:ctoutiao):“大學生創業前期階段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資金,北股交通過提供精準的融資服務,解決貸款問題,拿到資金,創業的底氣更足了。另外,北股交組織的各類活動,接觸到不同領域的創業者學習經驗,對于我們青年創業者來說,經營企業的方向更清晰了”。
不僅如此,客戶、合作方對于北股交掛牌的企業,也更青睞。
李思鵬對創頭條(ID:ctoutiao)表示:“當時借助北股交這一平臺,跟大量企業進行溝通交流,在品牌宣傳、渠道搭建、合作模式等方面給予我們很大的幫助,與此同時,我們還基于北股交股權架構基礎分析,探索、規劃出公司早期在新消費新零售方向的業務產品線”。
隨著板栗生產加工線的不斷完善,老栗樹還有著太多有待開發的空間。
談及公司今年的發展目標,李思鵬主要從市場規模、人才招聘、客戶拓展等方面逐一介紹,然而,食品加工行業想要實現跨越式發展,除了自身持續發力外,資本市場的助力同樣也是重要的一環。
“未來,我們希望和北股交繼續在股權融資、債權融資、渠道對接展開深度合作,圍繞公司目前的零售渠道,幫助我們在產品銷售、客戶拓展實現新的突破。吸引一批志同道合的人才,共同為鄉村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李思鵬向創頭條(ID:ctoutiao)表示。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全國各類返鄉入鄉創業人員超過1100萬。而李思鵬作為返鄉創業的典型,在他看來這是一種傳承和守護。
“創業并不是一帆風順,我自己決定做這個事業,希望板栗能讓我實現人生價值”。李思鵬說道。
今年已是李思鵬回鄉創業的第六年,在新時代匠人的不斷努力下,合作社的產品在中外都打開了銷路,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近3年收益累計增長700多萬元,帶動栗農增收500余萬元。據李思鵬透露,目前老栗樹正在沖擊上市。
筑夢鄉村振興,靜候板栗成熟時。老栗樹不斷煥發出新活力,在食品加工賽道上越走越遠。
關于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大學生創業板
為貫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部署,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創業服務體系,提升服務精準性和有效性,激勵和扶持畢業生群體在京創新創業,2016年6月30日,由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共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海淀區人民政府協建大學生創業服務平臺和大學生創業板正式啟動。
大創板依托區域性股權市場功能定位,為畢業未滿5年的畢業生創業企業(含留學歸國人員)提供集人才政策、人才招聘等政策服務,以及孵化培育、融資服務、創業診斷、規范發展和轉板上市等專業化資本市場服務,旨在激勵和扶持畢業生創業群體在京更好創新創業。截至2022年2月末,通過“創業帶動就業、資本支持創新”的服務模式,大創板展示企業數量累計達到213家,注冊資本近15億元,企業累計融資額超32億元,帶動就業人數近5000人。大創板孵化培育基地合作單位12個。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