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阿里巴巴諸神之戰山東站暨智匯谷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聊城正式收官。金沙江聯合資本管理合伙人周奇在現場做了《“雙循環”新格局帶來的新機遇》的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創頭條略有刪減:
金沙江聯合資本管理合伙人? 周奇
“以國內市場大循環支撐國內企業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可以提煉為三點:強化優勢產業地位+布局戰略新興產業+鞏固傳統產業優勢。
哪些產業我們具有優勢?某種意義上,研發投入大小,代表了該產業領域技術優勢的強弱。歐盟在2018年抽樣了2500家企業,對全球各大經濟體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做了統計。統計顯示,歐盟在汽車與交通行業、醫療行業比較強,而美國在ICT通訊生產、醫療、和ICT服務方面比較強。而中國能占一席之地的主要是ICT生產商,也就是通信設備行業。這也說明了為什么美國在中美科技戰中首先針對的是華為和中興而不是其他企業。
當然,這只是一個視角,我們國家的優勢產業還有很多,我選取三個方面來講講我們的產業機會。
一是新基建。2015年僅用了43個小時就完成了北京三元橋大修的例子相信大家都有聽過,這恐怕在世界上都是絕無僅有的效率和能力。如今的提出來的新基建,既包含了傳統的“鐵公基”與科技融合的融合基礎設施建設,也包含了為了開展基礎研究所需要的場所、設備、環境的創新基礎設施建設,還包含了通信、物聯網在內的信息基礎設施。在這個方向上,我們重點關注的是能源互聯網。能源是一個非常大的行業,但今天我們能源的消費,是沒有選擇權的,也沒有效率可言。為達到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無論是能源生產、能源傳輸流通、能源消費這三大環節,還是能源轉換、能源存儲這兩個小環節上,都蘊藏著巨大的互聯網化、智能化的產業機會。
第二個優勢行業是人工智能。根據《斯坦福2019全球AI報告》,中國在AI相關領域的論文數量、民間投資金額都是數一數二的,在專利授權方面也名列前茅。雖然近期人工智能產業在某些行業、個別企業上體現出來一定程度的泡沫跡象,但這些個案并不能改變AI正在深入影響到方方面面而并且發揮了極高效率的趨勢。AI檢測、人臉識別、倉儲系統的智能分揀、語音語義的識別、自動駕駛、AI教育等等,都突顯出了AI的優勢,人力一經被AI替代就無法回到過去了。
第三個優勢是我們強大的制造業。中國的工業產值在全球的排名大概是這樣的:1980年排在第十名,2000年排到第三名,2008年超越日本排第二,2014年超越美國排到第一名,2018年不但保持了第一,還是第二美國、第三日本、第四德國的總和,占全球工業產值的30%!但是,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清楚的看到,在絕大多數的領域,我們生產制造的都是低附加價值的的產品,我們掙的也是幾塊幾毛的加工費,核心技術、品牌溢價、渠道溢價,都在歐美日手里。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形勢在慢慢發生變化。無人機領域的大疆、掃地機領域的科沃斯、電子煙領域的悅刻、充電寶領域的安客,都席卷了全球,再沒有其他國家什么機會了。我把這些品類,成為“科技消費”,以科技創新帶來消費的升級,更以自己的品牌壟斷世界。這些企業,讓我們看到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世界工廠”到 “世界級企業”的趨勢。
“雙循環”是產業的循環,與此同時,我們更看到了中國科技資本市場日漸成熟,科技企業在科技資本市場完成的閉環,我認為是一個更為重要的循環。從美國標普指數科技股的占比走勢圖可以清晰的看到,美國近20年來的發展史,就是科技企業的發展史,美國科技企業的蓬勃發展,推動了美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科技資本市場的閉環,必將助推中國科技企業的發展,從而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