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2019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于杭州主會場盛大啟幕,北京會場同時開幕。創頭條作為雙創周數據支持伙伴及媒體團成員,將全程參與雙創周活動報道。
今年是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連續舉辦的第五年,“5年來,北京雙創蓬勃發展”,北京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王英建對北京市雙創情況進行了通報,介紹了北京雙創發展呈現的特點和趨勢,以及未來將采取怎樣的措施進一步推進雙創。

他提到,北京雙創發展具體表現為5個新特點:
1.?創新創業力量持續壯大,實現了3個翻番
每日新設科技型企業從2015年的110家增加到2018年的223家,實現了翻番;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到2.5萬家,實現了翻番;獨角獸企業82家,企業數量和整體估值實現了翻番。
不斷壯大的雙創隊伍,為“北京創造”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
2.?研發投入持續增長
北京地區2018年研發經費總量超過1600億元,較2015年增長22%,占GDP總量保持在6%左右,穩居全國之首。其中,基礎研究經費5年增長近40%,超過260億元,占研發經費比重達到15%,持續占全國2成以上。
3.?創新創業效果明顯
2018年,北京市專利申請量與授予量分別為21.1萬件和12.3萬件,相較2015年分別增長35%和31%,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111.2件,較2015年增長80%,連續五年在全國位居第一,是全國平均水平的近10倍。2018年,中關村示范區企業共申請PCT專利4596件,較2015年增長37%,占國家高新區的1/4。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主導創制發布標準超過9000項,其中國際標準360項,較2015年翻番。進一步夯實了“北京標準”的基礎。
4.?高端化專業化發展態勢明顯
在京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20家,約占全國六分之一。在京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達300余家,國家級眾創空間達125家,數量居全國首位。國家首批組建的6個國家研究中心3家落戶北京,4個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在京設立。
5.?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征的新經濟,全面助力本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8年,全市新經濟總量達到萬億元水平,邁上新的臺階,對GDP的貢獻達到三成。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提高了34%和42%,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雙創夯實了北京服務的產業基礎,高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占高技術產業的比重達到85%,占第三產業比重達到30%;高技術服務業收入規模約占全國的1/3,成為全國高技術服務行業的領頭羊。2018年,十大高精尖產業實現營業收入3.25萬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和服務業企業收入的22.5%。
同時,雙創發展也呈現5個新的趨勢。這五年隨著全國推創新中心的步伐加快,雙創的發展勢頭強勁,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服務不斷涌現,迭代升級更加明顯,輻射效應更加突出。
1.?從創新主體看,呈現從學術導向的個體創新向市場導向的群體創新轉變
2.?從要素組織看,呈現從分散式封閉創新逐步向開源式系統創新轉變
3.?從要素分布看,呈現從分隔式創新向央地協同、區域協同創新轉變
4.?從開放合作看,呈現從區域創新向境內外聯動創新轉變
5.?從創新迭代看,呈現從早期服務型向全鏈條生態型模式轉變
王英建介紹,北京這次的雙創周活動,以服務創新創業者為主體,更加突出搭平臺、優環境、暢服務,主題展覽面積達到1.8萬平米,精選了308個項目,有500余家企業參加展覽,30余場系列推介活動,進一步彰顯北京雙創的新優勢。
未來,北京將從四方面持續打造雙創發展樣板,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的新動能,打造北京雙創“金名片”。
1.強化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引領作用,匯聚更加強大的雙創動力。著力推進2019年全國科技創新建設的218項任務落實,加速推進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強化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前沿技術的突破引領作用,進一步匯聚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的潛能與活力。
2.強化區域協同發展的合力作用,拓展更強大發展支撐。
著力在“三城一區”實現聯動發展,提升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能力和水平,強化大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價值鏈有機結合,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
3.強化硬科技創新的突破作用,增強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信心。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難題,打造雙創新高地。
4.強化全面創新改革的保障作用,激活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活力。
面向創新主體新需要,啟動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全面優化營商環境,著力破除制約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堅持問題導向,在關鍵環節精準發力,圍繞創新鏈布局政策鏈、科技金融鏈、成果轉化鏈、人才服務鏈,形成全方位服務體系。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