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獵云網(微信號:)北京】11月17日報道
在不少人眼中,“持續創新能力”是阿里巴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從電商到新零售,這家公司總是在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昨晚舉辦的“2018看中國:新時代?新經濟?新動能”高峰思想論壇的夜談環節,阿里巴巴CEO張勇解答了“為什么要吃螃蟹”的問題——在張勇看來,第一個吃螃蟹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吃更多的螃蟹,而是掌握吃螃蟹的方法,讓更多企業能夠掌握技術,獲得思考。“比如說,自打馬老師去年去了盒馬以后,大家一看這個東西,突然對馬老師講的新零售三個字就信了。在盒馬出來之前,盡管大家都說新零售,但它到底是個什么東西,沒人知道。”
張勇認為,阿里巴巴作為平臺企業,這個DNA是深入骨髓的。掌握經驗后,阿里巴巴要將經驗開放給更多人,“但最重要的是你要第一個下水,把螃蟹捉到、吃掉,你成功了,才會有人相信。”在生鮮領域,盒馬已經成為新零售的代表,但在更多企業掌握新零售的技術和思考后,不同行業和業態都會出現它自己的“盒馬”,出現行業內的新零售標桿。
正如夜談開始前的視頻中播放的,美國國家專利局主管查爾斯·H·杜埃爾曾在19世紀感慨“世界上所有的發明都已經被發明了”。如今也有人認為,消費升級已經觸頂。然而在張勇看來,還有很多用戶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但由于消費者形成了習慣,所以尚未意識到。
“我舉一個真實發生的例子:盒馬做的事情是重新定義‘鮮‘。盒馬是要把冰箱‘干掉’的。為什么買肉要買一周的呢?為什么買菜要買三天的呢?應該每天都吃最新鮮的蔬菜和肉。過去用戶有這個需求,每個人都有對新鮮的向往,希望吃到最時令的蔬菜,但因為過去形成的習慣,消費者會去買大包裝,吃三天。”張勇說,盒馬在新零售的設計下,反其道而行,賣小包裝,一家三口一頓吃完,下午再點,晚上送來,讓消費者只買一天的菜。“重新定義鮮,就是重新定義客戶價值。這能創造出很多新的需求,原來買菜放冰箱一個禮拜的消費者,今天也開始向往盒區房的生活。”
基于盒馬免費、無門檻的30分鐘配送服務,不少家住盒馬配送范圍內的消費者不無自豪地自稱為“盒區房”住戶,這一來自民間的稱呼,就像淘寶時代的“親”、“剁手黨”、“雙11”一樣,隨著盒馬在各個城市的落地被傳揚開來。
今年10月30日,張勇首次將“盒區房”寫入致股東信中。在提到這一年的新零售進展時,張勇寫到“盒馬如今已開設77家門店,‘盒區房’和周邊三公里理想生活圈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盒區房”的背后,是阿里新零售對線下“三公里理想生活圈”的思考和布局。基于覆蓋了用戶衣食住行的阿里巴巴經濟體,以及阿里經濟體內沉淀下來的“阿里商業操作系統”這一整套基礎設施,社區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將迎來深刻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