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并審核通過后,平臺將為您推薦服務商
在大環境不樂觀的背景下,社區團購的突然躥火可以說賺足眼球,其將線上O2O與線下渠道相結合的玩法,對于線下商家尤其具有參考意義。

那么,社區團購究竟解決了線下實體經濟哪些痛點?
一,開店成本高
對于社區團購興起的三四線城市而言,無處不在的夫妻店經營成本可無限壓縮,而傳統的連鎖門店人工費居高不下,面對夫妻店毫無價格優勢可言。
社區團購反其道而行之,用一成左右的傭金招募社區夫妻店做團長合伙人,利用其門店做提貨點,無形中抵消了高昂的租金。
二,無處可獲客
線下市場是一個與線上完全不同的江湖,在這里常年依賴口耳相傳、地段、廣告和營銷活動獲取新客戶,效率之低,成本之高遠非一般商家可承受。
而社區團購創造性的瞄準了小區社群,依托小區人脈關系網,通過招募團長建群拉人,從而用線上拉客的方式將獲客成本降低。
三,渠道太繁冗
線下經濟面對電商難以招架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房租的壓力,另一方面則在于過多的中間環節將成本層層提升,導致價格昂貴。
社區團購模式則是直接對接供應鏈,再通過拼團提升銷量,從而獲取更低的進貨價格,最后通過物流直接將供貨與用戶聯通,以此做到低價的同時利潤可觀。
四,規模做不大
線下實體門店的另一大痛點在于難以做大,由于較低投入產出比和缺乏融資渠道,實體經濟的緩慢增長在狂飆突進的互聯網平臺面前可以說相形見絀。
看到這里你應該已經發現了,社區團購具有輕資產快產出的特點,而這還不是其能快速擴張的主要原因——分工明確的模式可以小區為單位快速復制,這也是為什么去年行業前幾平臺能在短時間內實現月流水過億的原因。
五,資金占用多
缺乏資金可以說是實體經濟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通過銀行貸款等方式又要承受高額的利息和失敗風險,這也是所謂“窮人思維”的制度性原因。
而社區團購不僅前期投入少,在運營的過程中同樣極少占用資金——社區團購一般為拼團群提前下單,平臺采購后次日配送——用“預售”的方式解決了資金不足的問題。
六,倉儲壓力大
對于生鮮零售而言,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就在于倉儲管理難——過少的存貨難以滿足消費需求,過多的存貨又可能導致貨物積壓,增加品質損耗和倉儲損失。
而社區團購創造性的采用前置倉模式——將配貨點盡可能的靠近消費者,乃至直接設在小區內——在縮短配送時間的同時,也減輕了倉儲的壓力。
社區團購的成功本質上是創新精神的勝利,而對于遭遇瓶頸的實體經濟而言,投身社區團購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轉型選擇。

提交后,服務商將會聯系您填寫的手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