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關于上海是不是成了“環杭州”城市的話題突然就火了。
什么上海焦慮了,上海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還有什么上海要成為“環杭州城市”了。
一眾聲音大有唱衰上海之勢,但真的是這樣么?
伐可能。
4月21日,2018年“創響中國”首站活動在上海楊浦區全國雙創示范基地舉行,同期舉辦“世界創意創新日”活動。兩個活動同時在上海舉辦,可以說是完全認同了上海在雙創方面的優勢和成績。創頭條(Ctoutiao.com)記者作為創響中國宣傳行媒體報道團成員,親臨上海,感受這個中國雙創的“樣板間”。
中國的“自由貿易港”

創頭條雙創地圖
中國科協企業工作辦公室副主任、企業創新服務中心主任鄭浩峻在接受創頭條記者采訪時說:“上海是中國對外重要的窗口。”
作為窗口,貿易是上海的一個優勢,左擁右抱三面環海,也是天然的航運中心。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中國政府設立在上海的區域性自由貿易園區,位于浦東境內,屬中國自由貿易區范疇。
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成立。
2014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授權國務院擴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區域,將面積擴展到120.72平方公里。
除了國務院印發的《全面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和《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支持上海貿易發展,上海自己也在努力擴大這個優勢。
2017年6月,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以及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貿易調整援助試點辦法》。《辦法》表明,對因受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影響而造成貿易競爭力下降、員工流失的企業,通過社會機構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給予技術、資金等援助,幫助其恢復進出口競爭力的救濟制度。
為中國雙創提供標準化體系范本
中國雙創發展到現在,已經步入深水區,亟需標準化和數據化的引導。
2017年11月,上海楊浦區推出了一個全新的雙創指數——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指數。在上海楊浦區雙創指數中,對于雙創過程中的每個細節,都給出了明確的指標體系和具體的衡量標準。
根據上海楊浦區“雙創指數”,中國雙創活動,將會更好的評估雙創工作的投入、產出和未來趨勢變化,通過結果數據的積累,實現歷史與現在的縱向對比;大數據基礎對下一步堅持問題導向,更好地制定、落實雙創政策,充分激活全社會雙創活力。
雙創與大數據相結合,不僅可以讓創業者們有可參考的數據,使創業的成功率更高,還可以做進一步的研究,使之為政府的決策支撐。而隨著上海及各地政府不斷的嘗試和完善,中國雙創服務的標準化體系也會更加完善可靠。
利用自身特性對接國際雙創
“上海在國家的定位上來說,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鄭浩峻說。
上海一直在朝著國際化發展,除了自由貿易區,本身的區位優勢也給其雙創帶來了有利影響。
據悉,在滬就業創業的外國人達到21.5萬人,位居全國第一;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外資研發中心分別新增222家和75家;過去五年實際利用外資889.3億美元,是上個5年的1.5倍。
2017年4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干意見》。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在滬開展研發活動。支持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各種形式的研發中心、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鼓勵外資研發中心轉型升級成為全球性研發中心;支持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業發展。加大對緊缺急需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尤其是外籍專家的引進力度,合條件的外籍人才或經認定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可申請在華永久居留等。
可以說,上海一直在以全球視野、國際標準建設自身雙創。
“創響”+“創意”,中國上海立足世界的起點
世界創意創新日在上海與創響中國活動同期舉行,意味著上海已經成為對外展示中國雙創的窗口。鄭浩峻表示:“中國政府的理念、發展的前瞻性,在世界上肯定是最領先的。”所以也是希望通過活動去傳播十九大的精神,傳播中國創新。
要知道,世界創意創新日不僅僅是4月21日這個日期,它更是代表了,隨著中國國立的發展,世界對中國理念的認可。
2017年4月27日,聯合國第284號決議將4月21日定為世界創意與創新日(WCID),確認各國支持“大眾創業,創造力和創新”的重要性,為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凝聚新的動力。
而世界創意和創新日,就是聯合國大會根據中國全民共識的"雙創"理念,寫入聯合國決議所做的決定。
那么,作為中國的“長子”,上海是否也能得到世界的認可?
這需要持續加大對本土人才和互聯網企業的投入。
上海的國際化大家有目共睹,但同樣的,上海在本土企業上栽的跟頭也有目共睹:
土豆,被優酷收購;大眾點評,被美團合并,管理層出局;易迅被京東收購、德佑被鏈家收購、安居客被58收購、一號店被京東收收購......
對此,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應用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將互聯網與自己的優勢——工業結合,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建設一批創新活力強、創業環境好、市場影響大的工業互聯網特色園區和示范基地,推動自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
而人才方面,由于上海想要提升城市的全球影響力,對于引進高端人才具有強烈的危機感和緊迫感。
2018年3月,上海出臺政策——《上海加快實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在已出臺的普適性人才政策“30條”基礎上,出臺人才高峰建設針對性政策,也就是說,上海會以個性化突破解決個性化問題,圍繞事業發展、社會保障、生活便捷、服務措施等方面,系統化解決高峰人才的各項需求,實現“量身定制、一人一策”。
對于上海來說,本土的“品牌”是讓世界認可的基礎。而如何真正的將國際人才本土化、本土人才國際化,中西合璧發揮人才最大的價值,最終打造出本土的國際知名“品牌”,值得上海思考。
創頭條(Ctoutiao.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丸子,微信:J899574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
2023-09-12 創頭條發布了融通創新 領航未來 長虹集團雙創示范基地融通創新共發展 活動的活動
2023-03-24 創頭條發布了 《2023阿里云峰會 · 北京》的紅包活動
2023-03-23 創頭條發布了2023阿里云峰會 · 北京的活動
2022-11-09 創頭條發布了新場景 新生態——長三角(金華)數字經濟發展高峰論壇的活動
2022-10-26 創頭條發布了“數字經濟 創新業態”創新創業沙龍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