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轉化不僅僅是為大學的專利或者成果找上資金,更深層次的是多元的或者是多維度的東西。” 戴樹嶺認為,科技成果轉化重點是轉化,包括自我認知的轉化、專業背景參與度的轉化等。
6月10日,以“創新·領航”為主題的“大學科技園及高校孵化器雙創升級高峰論壇”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唯實大廈舉行。論壇由北航天匯科技孵化器主辦,創頭條承辦。
本次大會為在北航天匯孵化器發展中具有示范代表性的數名企業家、重要貢獻者舉行了頒獎儀式,獎項分別為最佳成果轉化獎、最佳留學生企業獎、最佳大學生企業獎。
北航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戴樹嶺獲得最佳成果轉化獎。戴樹嶺基于多年成果的積累研制出我國首套飛行模擬器,并創辦了北方東方瑞豐航空技術有限公司。

戴樹嶺創立自己的公司,完成了從實驗室邁入產業化的重要一步。會上,他從自己科研成果走進社會的經驗出發,分享了他對科技成果轉化的理解。
以下為創頭條整理的戴樹嶺分享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好,我是來自于北航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工程實驗室的。首先祝賀天匯孵化器20年的里程和取得的輝煌成就,同時作為孵化器扶持的企業,我也對他們一路的扶持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大學應該是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陣地,隨著國家改革的深化,科研人員的創造性被更大激發,把它的成果推向社會、服務于社會,這是非常好的機會。對我來說,這也是大學做科研所面臨的新領域和新工作,各位領導講的特別好,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個人的感受。
科技成果轉化不只是為大學的專利或者成果找上資金,這僅僅是一方面,很重要,但更深層次的還是多元的或者是多維度的東西。
科技成果轉化重點是轉化,一種是方式的轉化,怎么理解?
我們大學做科研的過程中基本上是由下而上的過程,要對面對的對象進行凝練,提煉出關鍵點進行公關,凝練科學問題發表論文,是比較抽象的過程。而我做科研成果轉化要把你這些核心技術或者是關鍵點裝到一個載體,這個載體就是你的產品或者是裝備,市場或者是你的用戶可能更關注的是整體,當然也關注你的先進性,更關注的是產品本身。這里面就有可靠性,可維護性以及安全性和使用性,包括整個產品的售后,這個是一整套的東西。
第二點是自我認知的轉化。來自于大學的科研團隊,可能是某個行業的專家,但是我們僅僅是一個領域的技術,把技術作為一種產品、商品跟市場對接,直接跟用戶對接的過程包括公司的管理和運營,這個轉化過程是自我認知的轉化。這里邊大學教授不是萬能的,要用一種開放的心態去吸引其他領域的人補足你的短板,這是轉化的第二層意義。
第三層我個人體會,國家鼓勵科技成果轉化,鼓勵大學的成果走向社會,服務于國家經濟建設,這個轉化僅僅停留在專利的轉移或者是轉讓,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特殊性。真正一個大的復雜系統,像我們航空航天的系統是一個復雜的大系統,用幾個專利是概括不了這個技術的。因此,整個團隊在轉化過程中,參與性是非常重要的。成果轉化本身除了關鍵的技術點以外還體現在整個專業團隊基礎的支持,專業背景在轉化過程中是一個參與的過程。
還有一點,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是一個社會行為或者是政府主導的行為。按我個人的感覺來說,我們在大學當教授做科技成果轉化,公眾認知度還有一些不到的地方。大學在科技引領過程中應該發揮它重要的作用,在國家雙創或者是科技創新過程中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應該得到正面的鼓勵,有時候我們做這個事也是頂著一定的壓力來做的。
飛行模擬機是國家保障飛行安全的重大裝備,國家現在發展大飛機,919現在在試飛,我們的目標就是用中國自己的技術研制出來中國人自己的模擬機,把飛行安全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里。我們做的工作是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通過我們大學科技園、孵化器以及在座的各位領導和支持,我們希望服務于國家的航空戰略,服務于大飛機,來保障飛行安全,我們今后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回報我們在成立公司之初孵化器、科技園對我們的支持。
再一次向孵化器和科技園表示感謝,也謝謝各位。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