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并審核通過后,平臺將為您推薦服務商
一、高新技術申請材料組織注意事項
1、2016年國家三部委對《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進行了較大調整,很多企業自身技術很好,但在領域的選擇上出現偏差,導致申報結果不理想。建議企業在準備認定材料過程中結合自身研究開發項目、產品、專利技術等來選擇對應的領域,做到研發項目、產品、專利、領域的四點統一。
2、另外,研發項目既要結合企業實際體現行業的性,在技術材料的編制過程中也要注意與領域的契合。往年專家評審時都會否定一部分企業的低水平研發項目或編造的不切實際的前沿項目,與之對應的研發費用、成果轉化也被剔除,危及申報結果。
3、成長性的評價主要根據企業近三年的財務數據,計算企業的銷售收入和凈資產增長率,得出相應分值。對于成長性低于5分的企業,打分風險比較大,專家評審時也提出了成長性弱的問題。特別是對于銷售收入成長性不好的情況,更要完善其他三方面材料。
4、由技術專家根據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總體情況和近3年內科技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進行綜合評價。同一科技成果分別在國內外轉化的,或轉化為多個產品、服務、工藝、樣品、樣機等的,只計為一項。
5、科技成果轉化的計算是按照一個成果對應一個轉化,要想獲得高分必須產生15個不同的科技成果,盡量多申請相關知識產權等;每個成果確認轉化為不同的產品、服務、工藝、樣品、樣機、檢測、查新、試用等證明。
6、高新產品名稱、合同規范,檢測報告與產品說明要體現所定的高新技術產品。高新技術產品(PS表)論述跟技術領域的相關性貼切,產品的核心技術、關鍵指標、競爭優勢以及知識產權支撐突出,提升高新技術產品價值。高新產品的佐證資料,除合同、建議提供第三方的產品認定、檢測報告等來佐證。
二、知識產權和門檻比例的要求
拋開知識產權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考量,知識產權的取得數量應該達到對應的標準(Ⅱ類知識產權數量至少5件以上、Ⅰ類知識產權至少1件以上),知識產權數量和質量雙達標。知識產權是高企申報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認定評審的主要得分項。知識產權(自主研發、轉讓、授讓)方面的工作需要本年度完成。另需注意研發費比例、高新產品收入比例。
三、科技人員的問題
科技人員(科技人員占職工總數不低于10%)
1、科技人員名單,盡量統計所有符合條件的科技人員,指標不要剛好過線:
2.科技人員必須入職繳納社保或個稅183天以上;
3、科技人員,理工類,允許少量非理工科相關的,但工作時間、工作經驗和相關職稱可佐證;
4、研發組織架構完善合理,所設置崗位、職務清楚得當、安排合理;
5、研發項目RD表中、項目立項報告和結題報告中的參與人員一致,任務分工一致
提交后,服務商將會聯系您填寫的手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