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業
國家自然基金 地方政府計劃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
廣東 廣州市 天河區 金穎路66號
本技術針對我國有機廢棄物好氧堆肥處理效率低,臭氣釋放嚴重,產品單一、效果不穩定等技術瓶頸問題進行技術攻關。突破傳統單一的臭氣處理方式,利用化學與微生物轉化耦合技術實現堆肥過程氨氣和含硫氣體的有效減排,結合獨創的回旋式分段曝氣工藝設計,實現能量的高效回收利用和臭氣的有效收集處理。聯合自主篩選的功能微生物定向降解技術,形成高效、環保、節能的模塊化、標準化好氧堆肥成套技術。開發出有機肥、生物有機肥、復合微生物肥料、有機無機復混肥、園林綠化基質等多元化產品,分別在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進行推廣應用,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生態效益。本技術成果發表論文10多篇,其中SCI收錄5篇;授權發明專利10件,實用新型專利2件。 本技術經過成果評價為: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在固體廢棄物發酵生物除臭技術與工藝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本技術屬于農業資源循環利用技術,適用于開展有機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特別是養殖場畜禽糞便以及餐廚垃圾等城鄉廢棄物處理的成套技術及產品開發、應用。
展開(1)好氧堆肥臭氣過程控制與終端處理技術:①研發出微生物與化學耦合技術,通過在廢棄物好氧發酵過程中,添加為生物菌劑和化學制劑,大幅減少有機廢棄物好氧發酵過程氨氣和硫族臭氣的產生,氨氣累計釋放量減少60%以上,H2S,甲硫醚, 甲硫醇, 二甲二硫累計釋放量減少30%, 80%, 30%和50%以上;②研發出基于除臭微生物的強化生物濾池專用除臭技術,將復合微生物菌劑、植物提取液和表面活性劑三者結合研制堆肥專用除臭劑,對好氧發酵釋放的臭氣收集處理,實現有機廢棄物好氧發酵氨氣、硫化氫和揮發性有機物總去除率均達95%以上; (2)好氧發酵新工藝:①聯合自主篩選的木質纖維素降解菌、耐高溫除臭菌等功能微生物定向降解技術,槽式好氧堆肥回旋式分段曝氣、臭氣收集和處理方法等一體化工藝,形成高效、環保、節能的模塊化、標準化好氧堆肥工藝技術,實現了有機廢棄物的節能、環保、高效資源化利用,與傳統工藝比較發酵時間縮短5-8天、能源消耗減少30%; (3)結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廣譜性生防菌、植物促生菌,研制出生物有機肥、復合微生物肥料、有機無機復混肥、園林綠化基質等多元化產品,開展蔬菜、瓜果等作物的大面積應用,形成有機肥替代化肥、耕地質量提升的栽培技術。
展開產品各項指標均符合有機肥標準NY525-2012的要求。
展開作為基肥一次施入土壤,根據當地施肥習慣旋耕入土或條施或穴施
展開成果技術成熟,可進行產業化應用。 目前國家倡導化肥減量,增施有機肥,有機肥產品迎來了良好的時機。同時,由于近年來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土壤板結、酸化、病害多發等問題,施用有機肥可提升耕地質量,減少病害發生,目前大多數菜場、果場已經意識到使用有機肥的好處,產品市場接受度高。 本技術成果建立的有機廢棄物高效環保好氧堆肥成套技術及產業化模式,解決了無害化處理過程中的臭氣處理、高效發酵工藝等共性關鍵技術和難題,研發的多元化產品增加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本技術已在多家企業進行產業化應用,近三年處理有機固體廢棄物約100萬噸,生產肥料約20萬噸,具有良好的市場競爭力。
展開
留言區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