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業
國家部委計劃
成都市農林科學院
四川 成都市 溫江區 公平鎮農科路200號
目前,大部分養殖場僅建化糞池或容量較小的戶用沼氣池,糞便簡單處理后直接排到溝渠、河道,沒有進行資源化利用,造成部分地方單位土地面積糞便承載量過高,這樣不僅污染了當地的土壤、土表水、空氣,出現臟、亂、臭現象,使農村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而且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為此,需立項研究和開發大中型養殖場高效畜禽糞便沼氣發酵裝置及相關配套技術。 1、厭氧發酵裝置選擇研究 目前國內外厭氧發酵裝置選擇有以下三種類型: (1) 完全混合式厭氧消化器工藝(CSTR) 糞便污水定期或連續進入消化器,污泥從底部排出,沼氣和消化處理液從上部排出。本工藝的關鍵是攪拌方式和發酵溫度的控制。 (2)厭氧接觸工藝(AC) 本工藝的特點是增加了厭氧污泥的收集系統,便于收集的污泥回流至消化器中,提高了有機負荷和處理效率。本工藝的關鍵是控制回流的比例及控溫方式。 (3)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工藝(UASB) 本工藝的特點是安裝了氣、液、固三相分離器,三相分離器的設計及安裝是本工藝的關鍵。 進行市場化運作模式。按市政府要求,在我市范圍內(重點是三圈層縣、市)選擇三個以上規模養殖場,配套必要設施及設備實施三種工藝,通過運行測試,最后找出適合我市特點的先進高效工藝。 2、沼氣發電研究 針對不同規模養殖場沼氣工程產氣量及用氣方式找出與之配套的沼氣發電機組,同時對進口和國產機組進行比較性研究,以期找出能量轉化率、投資成本和運行費用三者有機結合的一系列推廣產品。 3、沼氣的凈化、外輸研究。 (1)從厭氧消化器中收集的沼氣含有一定量的H2S,H2S的存在對輸氣設備和沼氣終端使用設備腐蝕很大,同時燃燒時產生S02,排放于大氣中形成酸雨,故需進行新型、高效除硫設備研究。 (2)針對部分規模養殖場沼氣除自用外有富余,需對外輸出,研究開發相應貯運裝置,實現商業化外賣。 4、沼液的綜合利用。 由于沼液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多種微量元素以及適量的C/N,不僅可為農作物提供充足的養分,而且可滿足土壤中微生物對營養的需求,同時激活土壤中某些活性酶(如脲酶類),因此可使農作物平均增產10%-20%。另外,沼液中還含有26種具有殺蟲作用的物質如乙酸、丙酸、丁酸、二氫香素等。搞好沼液的綜合利用可減少或停用化肥農藥,提高農作物的品質。 5、沼渣及干糞制有機肥。 干糞和沼渣含有機質40%-60%,長期使用干糞和沼渣可疏松土壤,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和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能顯著提高土壤肥力。
展開(1)建立了不同規模、不同種類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模式。 (2)研制并提出了適合于成都市及西南地區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的成套技術和適用條件。 (3)項目編制了沼氣發電、沼氣凈化和沼液還田利用等相關技術規程。推動了成都地區散養方式快速向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方式的轉變,促進了養殖業和種植業的有機結合。
展開項目研究成果經同行專家鑒定達國內先進水平。項目研究成果的應用,促進了我國厭氧發酵技術的進步,提高了沼氣工程規范化、標準化和產業化的整體水平,推動了循環低碳經濟發展,保護和改善了生態環境。
展開GB50068-2001《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 GB50009-201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50010-2010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69-2016《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結構設計規范》 GB50332--2002《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50191-2012 《構筑物抗震設計規范》 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T50363-2006《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規范》 GB/T50085-2007《噴灌工程技術規范》 GB/T50485-2009《微灌工程技術規范》 NY/T 1220.1——2006《沼氣工程技術規范:工藝設計》 NY/T 1220.2——2006《沼氣工程技術規范:供氣設計》 NY/T 1220.3——2006《沼氣工程技術規范:施工及驗收》 NY/T 1222——2006《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設計規范》 NY/T 1221——2006《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運行、維護及其安全技術規程》
展開項目研究成果從2015年起在成都市17個區(市)縣4000多家養殖場中推廣,共計推廣建設沼氣工程80萬m3。 1、經濟效益情況 項目示范工程運行效果好,經濟效益高。崇州衛世養殖場在常溫條件下,年產沼氣3.65萬m3,年節約能源3.65萬元,沼液還田200畝,每年增收節支9.0萬元,常年存欄商品豬1000頭,免罰款每年1.8萬元;雙流友昌牧業養殖場在常溫條件下,年產沼氣3.68萬m3,年節約能源3.68萬元,沼液還田200畝,每年增收節支9.0萬元,常年存欄商品豬1000頭,免罰款每年1.8萬元;邛崍大山冷凍食品廠養殖場年產沼氣7.66萬m3,年節約能源7.66萬元,沼液還田500畝,每年增收節支22.5萬元,存欄商品豬3000頭,免罰款每年5.4萬元。 3、社會效益 項目的推廣,推動了成都地區養殖業向規模化轉變。提高了抗風險能力,促進了現代畜牧業的發展;推動了循環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現代農業的發展;開拓了農村可再生能源發展道路,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促進了城鄉統籌。
展開
留言區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