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業
地方政府計劃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浙江 杭州市 西湖區 杭州市梅靈南路9號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名優綠茶的市場需求不斷擴大與勞動力緊缺的矛盾不斷凸顯,推進名優綠茶加工機械化又產生名優綠茶質量下降。扁形、針芽形兩大名優綠茶加工品質提升為目標,開展名優綠茶關鍵加工技術研究,集成提出了扁形、針芽形名優茶機械化連續化加工技術 ,本成果推進名優綠茶加工機械化水平,提高名優綠茶品質,適用于綠茶加工廠使用。
展開(1)首次研制出攤放貯青機、自控攤青室等攤放設備,實現鮮葉攤放精準調控與連續作業。(2)組合式雙向殺青技術研究。提出殺青的優化技術參數和適度控制指標。(3)名優綠茶做形設備研制。研制出扁形茶炒制機、全自動炒茶機、可調式連續理條機及配套技術,解決了扁形茶、針芽形機械化連續化做形的難題,其品質達到手工產品。(4)研制出新型遠紅外提香設備,提出配套工藝參數。
展開本成果獲2011年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展開鑒定成果“名優綠茶設施攤青關鍵技術與示范”登記號14081003,鑒定機關浙江省科技廳; 鑒定成果“扁形名優綠茶連續化自動化加工技術與成套裝備”浙技促鑒字【2011】第002號; 鑒定成果"扁形茶和針形名優綠茶品質提升關鍵加工技術與集成應用"2011年4月
展開對行業技術發展和競爭能力提升作用 1、促進茶農增收,成果在浙江省廣泛應用,解決了加工勞動力不足的矛盾,有效擴大名優綠茶生產規模,增加茶農收入。據對新昌、開化等10個縣統計,近3年多生產名優綠茶6萬余噸,新增經濟效益超過10億元。 2、顯著提升茶葉加工現代化水平。成果的推廣應用,使茶葉加工從手工走向機械化、連續化,從家庭作坊分散加工走向工廠化集中加工,品質管理從經驗走向精準控制,使名優綠茶品質顯著提升,且更加穩定可控。 3、提高生產效率和改善從業者工作條件。茶葉加工的機械化、連續化程度提高,使從業者勞動強度減輕,生產效率較手工提高3倍。 4、促進茶機產業的發展。項目研制出多套(臺)新設備,產品質量優,均實現產業化,市場前景廣闊,有利于加快茶機產業的發展。 5、滿足消費者對名優綠茶的需求。通過成果推廣應用,擴大名優綠茶的生產規模,保證產品質量更加穩定和促進加工成本下降,使更多的消費者有條件購買到滿意的名優綠茶,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質。
展開
留言區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