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山農大新農村振興研究院、天津農科院、福建省農科院植保研究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自主開發應用昆蟲紐帶生態循環農業項目,用白星花金龜幼蟲(蠐螬)進食甜瓜秧蔓和辣椒秸稈,以過腹轉化產生顆粒型生態有機肥為載體,加入菌種后生產有機菌肥,種植作物或瓜菜,種植過程中用赤眼蜂吃飛虱、瓢蟲吃蚜蟲、螳螂吃菜青蟲、螨蟲吃螨蟲、荷蘭雄蜂給瓜菜授粉,實現農田益蟲及秸稈資源化逐級利用,減少農藥施用量,改善農業生態環境,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得到了有關部門及群眾的一致認可。2018年,《鄉村治污綠智慧 煩心的秸稈變成寶》在CCTV-7農業頻道《科技苑》播出,中國昆蟲學會來公司考察調研昆蟲紐帶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建成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83854 ㎡,其中白星花金龜養殖基地 4000㎡、生態循環農業果樹示范基13334 ㎡、生態循環農業瓜菜示范基地(鋼結構大棚)66100㎡、科研創新中心 420㎡,日處理作物秸稈和瓜菜秧蔓能力達10噸,生產4.5噸生態有機肥,2018年實現經營收入3688.52萬元、利潤508.94萬元。
展開現代農業發展到了必須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更加注重合理利用資源、更加注重保護生態環境、更加注重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歷史新階段,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意義重大、勢在必行。本申報項目的主要技術創新點為: 作物秸稈或果蔬秧蔓養殖白星花金龜幼蟲,過腹轉化后產生的蟲糞為主要原料生產生態有機肥,以昆蟲為紐帶,赤眼蜂吃飛虱、瓢蟲吃蚜蟲、螳螂吃菜青蟲、螨蟲吃螨蟲、雄蜂給瓜菜授粉。 在5、6年內全世界的生態循環將會有一個較大的發展,估計將會比現在增長10%。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旨在沒有特殊化學物質參與的情況下,生產出“完全”綠色農作物。用農業敵害的天敵代替農藥,用有機肥代替化肥抑制農業敵害。
展開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旨在沒有特殊化學物質參與的情況下,生產出“完全”綠色農作物。用農業敵害的天敵代替農藥,用有機肥代替化肥抑制農業敵害。
展開打造專業化的生產、銷售團隊,構建包括設計、進料(包括白星花金龜幼蟲在內的農田昆蟲)、銷售以及技術指導、跟蹤服務等系統化的銷售模式,從產品質量、產品價格、接本增效等方面極大的滿足客戶的需求,提供高質量的專業化市場化服務。
展開生態循環農業是循環經濟理念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和應用,是一種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資源消耗最低化的先進的農業發展模式。1噸的商品干蟲需消化40噸秸稈,過腹轉化成16噸有機肥,發展前景廣闊。服務內容包括,大量收購作物秸稈及瓜菜秧蔓,公司統一提供種蟲、生產技術,回收蠐螬三齡蟲,經加工后出口。公司經營范圍同時覆蓋有機菌肥銷售,示范基地建設,技術保障,農產品銷售等業務。
展開
留言區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