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共研發了芽胞桿菌、光合細菌、硝化細菌、乳酸菌、酵母菌、小球藻6種單一制劑,在系統研究優良菌株水體修復特性的基礎上,按照菌種協同共生和功能互補的原則,研發出5種高效復合微生態制劑。多功能芽胞桿菌:選育的芽胞桿菌耐高溫、耐鹽,環境適應性強,可用于海、淡水養殖水質調節和餌料添加,能高效去除養殖水體中的氨氮、亞硝態氮、硝態氮、COD等污染物;分泌抗菌活性物質,抑制病原菌生長;該菌對藍藻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廣適性光合細菌:選育的光合細菌可用于海、淡水養殖水質調節和餌料添加,能有效降解水體中的氨氮、硫化物等有毒物質,調節藻相,改善水體環境;菌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B族維生素、氨基酸,可作為魚蝦開口餌料,提高養殖生物免疫力。高效脫氮硝化細菌:選育的硝化細菌生長繁殖能力強、生長速度快,能夠快速降低水體中的亞硝酸鹽、氨氮含量,改善水質。益生、凈水雙重功效的乳酸菌:選育的乳酸菌定植能力強,顯著增加腸道有益菌群,形成抗菌生物屏障,分泌的細菌素能抑制病原菌繁殖,增強養殖生物抗病性和免疫力。菌株降亞硝酸鹽效果突出。營養豐富的紅酵母菌:選育的紅酵母菌富含蛋白質、核酸、維生素、多種酶和蝦青素,可直接作為幼苗開口餌料或輪蟲培養;提高飼料利用率,提高動物免疫力,所含蝦青素可促進動物生長、增強動物體色。生長快、蛋白含量高的小球藻:選育的小球藻蛋白含量高,占細胞干重的60%以上,且含有動物生長所需的20種氨基酸,還富含多糖、不飽和脂肪酸、類胡蘿卜素、蝦青素和多種維生素等,為水產動物提供優質天然餌料。小球藻能固定氮磷,具有脫氮除磷,穩定藻相,改善水質功能。高效復合微生態制劑(EM菌):補充有益菌群,穩定池塘環境減少應激;高效清除水體有機污染物、氨氮、亞鹽、硫化氫等,凈化水質,防止不良水色產生,增加水體活度和透明度;產生各種酶及免疫因子增強養殖動物免疫能力,促進消化,減少疾病發生,提高成活率和產量。 成果適宜在內陸和沿海的海淡水養殖水面及工廠化的養殖車間、育苗場推廣使用。
展開1. 自主選育高效菌種資源48株,其中反硝化細菌 DB-33(施氏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異養硝化-好氧反硝化細菌 AD-28 (嗜堿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lcaliphila),耐3.5%-5%鹽度,脫氮效率高于已有報道的假單胞菌,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能力的解淀粉芽胞桿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HN4,耐有機污染濃度高,對水體中氨氮、亞硝態氮的去除率高于已報道的芽胞桿菌,選育的小球藻TX(Chlorella sorokiniana)可進行混養生長,生長速度快、蛋白含量高達65%以上,上述成果授權發明專利3項。 2. 自主研發出不同養殖階段、不同水體專用高效微生態制劑11種及配套的使用技術規范,可快速去除水體COD、氨氮、亞硝態氮等有害物質,突破了微生態制劑對污染水體修復慢、效率低等技術瓶頸,總體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3. 發明了光合細菌的簡易規模化高密度發酵技術及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同步發酵技術、研發了小球藻半開放高濃度連續培養技術,并獲實用新型專利1項,工藝簡單,攻克了規模生產易污染、有效活菌濃度低等技術難題,產量可根據需要無限擴大,生產成本降低32%以上。 4. 制定了以微生態制劑產品質量為核心的產品質量標準、中試生產技術規程及使用技術規范,相關標準的制定,使產品的生產和使用實現規范化、標準化,有效保證了菌劑質量和使用效果,填補了微生態制劑行業生產技術空白,促進了水產微生態制劑行業健康發展。 5. 首創了水產微生態制劑“技術研發+技術服務+企業+合作社”示范推廣模式及產品質量追溯與技術服務有機結合的示范體系,實現了產學研推深度融合,助推成果快速產業化,促進了水產養殖綠色發展。
展開本單位所有的中試生產從原材料購買到發酵均由專人負責,所有環節嚴格把關。液體菌劑的有效活菌濃度達到每毫升10億以上,固體菌劑的有效活菌濃度達到每克30億以上,藻細胞濃度達到每毫升1億以上。生產的每批次產品均需要進行檢測,符合標準方可對外示范推廣使用。
展開由于水產微生態制劑缺乏歸口的管理部門,也沒有相應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市售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針對上述現狀,本單位制定了幾種主要菌劑如光合細菌、芽胞桿菌、硝化細菌、乳酸菌、EM菌的質量、生產和使用技術的企業標準和地方標準(①水產微生態制劑乳酸菌生產技術規程 DB12/T862-2019;②水產微生態制劑解淀粉芽孢桿菌生產技術規程 DB12/T863-2019;③水產微生態制劑EM菌使用技術規范DB12/T864-2019;④光合細菌水質凈化劑 Q/12XJ6065-2013;⑤芽胞桿菌水質凈化劑 Q/12XJ6066-2013;⑥硝化細菌水質凈化劑 Q/12XJ6067-2013)。本單位所用的產品嚴格執行上述標準。
展開成果項目的技術成熟度高,分別于2014年和2017年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且相關成果已經在天津、遼寧、河北、江蘇、浙江、廣東等地區推廣應用,明顯改善了養殖環境,促進了水產品無公害生產,降低了養殖水體排放污染,生態效益顯著,產品的市場認可度高。 本單位生產的產品有效活菌濃度和使用效果高于市售的大多數產品,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優勢,但由于缺乏專業的營銷團隊和營銷手段,目前的市場占有率不高。
展開以本室研發的解淀粉芽胞桿菌為核心的技術成果于2018年獲得技術開發收入拾伍萬元人民幣,該成果于2017年獲技術轉讓收入10萬元人民幣。本室研發的解淀粉芽孢桿菌菌劑具有較強的產蛋白酶、植酸酶,纖維素酶的特性,能高效去除養殖水體中的氨氮、亞硝態氮、硝態氮、COD等污染物,對養殖水體中藍藻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尤其在養殖中后期使用,水質凈化效果突出。此外,確定了該菌株的工業化生產技術工藝。目前該菌株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制定產品的企業標準1項(產品標準備案號:Q/12XJ 6066-2013),頒布實施生產技術地方標準1項(DB/T 863-2019)。
展開
留言區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