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吉生態循環農業科普示范園”,已完成基礎投資1200余萬元。擁有農業生產學習區、學生科普拓展區、多功能培訓區、餐飲娛樂區等一系列用于教學培訓的配套區域,集科研實驗、生產示范、科普教育等功能為一體。解決周邊60余戶勞動力就業問題。年接待學習參觀人數近2萬余人。技術指導培訓、操作規劃覆蓋湖南省14個地州市及新疆、青海、寧夏、西藏、廣西、貴州、海南、江蘇等地;近兩年,受湖南農業大學、湖南大學、各地市、區域團體邀請講課50余場,受益人次10000余人;取得積極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同時通過開展生態文明科普教育實踐活動,為青少年提供學習生態循環農業知識、體驗農事活動、掌握農業現代科技的平臺和載體。
展開“廣吉生態循環農業科普示范園”建立起一套放棄所有化學物品(完全不使用農藥、除草劑、藥用抗生素、激素等)的新型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創立兩套生態循環農業理論,即“三態農業理論”和“農業服務者理論”,園區內涵蓋種養殖一體化的六大生態循環農業系統。其中三類養殖為重點【小型污水生物循環處理系統(水為核心元素含層臺水體結構)、蛙菜魚共生循環系統(特種養殖為核心元素)、兩系法養殖優化種養循環系統(主產品豬及品種改良為核心元素)】,三類種植為重點【果蔬家禽種養循環系統(果樹為核心元素)、稻魚共生增產系統(水稻為核心元素)、輪間套種種植系統(蔬菜為核心元素)】;自主擁有污水處理(2016年底列入湖南省科技廳科技信息調研水污染防治先進技術成果摸底)、生物有機肥、無抗飼料、生物防治液、生物床等多項自研技術;2項水生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專利(新型青蛙養殖池201420845333.X;養殖池的供水排水裝置201420845331.0)。 園區集科研實驗、生產示范、科普教育等功能為一體。
展開產品多元化,且通過戰略合作等方式方法往深加工拓展。目前在申請有機認證。
展開按歐盟(EEC)N°2092/91法規、美國NOP標準、日本JAS標準等政府規章性標準執行。
展開2017年5月,“生態循環農業”項目作為鄉村治理的典型案例被列入“中南大學”醫學院生態環境保護全國發行的科研教材;12月列入湖南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專用教材《生態循環農業教程》(湖南省首本關于生態循環農業的專業教材),現電子版已收錄為全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教材。 公司秉承“分享”精神,實施“農業+教育”的全新模式,2016年,受湘西州政府“智慧湘西”領導小組辦公室聘請,在16個村寨建立“精準扶貧”實驗點23個,把1畝地當3畝地用,幫助他們實現畝產效益突破6000元;連續3年在湖南農業大學、隆平高科等科研院校,通過課堂陳述+實地觀摩,在近200期農業專題培訓中,廣推生態循環農業思維理論和實踐技術,發展戰略合作單位48家;在金井鎮鎮政府的指導下,對鎮域內多個行政村開展“企業+貧困戶”幫扶項目,通過保底回收等方式方法,解決50公里范圍內農產品量產問題,僅以觀佳村2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例,走地雞年出欄量就可達1500只。結合全域旅游,結合素質教育,對消費者和中小學生展開農業認知科普教育,通過會員制等高粘性手段,進行“農業+高端農產品銷售”,擁有“吃得起但是不敢吃”,對生活有高品質追求的會員客戶近千名(會員會費2萬元/人/年)。
展開
留言區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