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棟太陽能溫室大棚1000平米,建成后可實現東北地區冬季的蔬果越冬生產,且節約能源,減少浪費,達到很好的節能減排作用。 該項目屬蔬菜種植項目領域,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生產原料來源穩定充足,生產技術成熟可靠,市場空間廣闊。企業經營思路正確、管理正規,銀行信用好,為項目的最后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綜上所述,齊齊哈爾市青昕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確立和承擔此項目無技術、管理和資金風險,可以得到產業環境和政策環境的有效支持。通過改建太陽能日光溫室大棚,解決蔬菜冬季生產越冬問題,提高了項目單位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地位,使企業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 該項目的建成后,不僅可以促進項目區產業結構的優化,帶動農村蔬菜種植業大戶發展,而且能夠安排城鄉剩余勞動力就業,增加財政收入,充分體現出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在促進我市綠色蔬菜產業快速發展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同時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水平,擴展企業的獲利空間,提高企業盈利能力,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和壯大。 該項目符合國家和省、市經濟發展趨勢和產業政策 本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經濟發展趨勢和產業政策,我市是農業大市,有著豐富的蔬菜資源。我合作社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個換位”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幫助農民致富”的戰略思想,改建此項目意義深遠。該項目的建設實施將對促進蔬菜生產的產業化、調整我市農村產業結構、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實現農民增收、擴大就業、企業增效的目標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該項目可以解決本地以往因季節、地域差異而造成的蔬菜生產旺季積壓傷農,淡季量少價高的難題,保證常年生產、均衡上市,調劑本地蔬菜種類和數量的市場余缺,滿足國內綠色消費。從而提高蔬菜產品附加值,提升我市蔬菜加工業和種植業在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力,為“北菜南運”做好充足準備。
展開太陽能日光溫室大棚后墻體采用的是太陽能集熱蓄能溫控墻,專利號《201520228913.9》。10CM墻體的保溫性能相當于三米厚磚墻。自有知識產權的太陽能一體化保溫墻體不僅能最大限度的阻斷熱傳導同時也能阻斷熱輻射,并具有累能功能,這種設計在國內首創,因此保證了在高寒地區不能供暖,就能滿足太陽能日光溫室大棚的正常生產要求。 太陽能日光溫室大棚的室內太陽能集熱蓄能溫控墻裝置,是獨立的裝置,設置在溫室北側,采用太陽能集熱技術,將太陽光能轉成熱能。并由“溫控墻”自動循環,將熱能傳遞到土壤,提高地溫。作業情況如下: 1、內保溫。獨立封閉式內保溫幕。阻斷長波散熱向溫室外輻射,保貯溫室效應,膜下滴灌,保貯淺層地熱能。 2、配套設施 a、太陽能循環溫控墻,土壤增溫蓄熱 b、節能通風換氣系統,排濕降溫蓄能、補充二氧化碳。 c、節能型補光燈、達到光、溫同步。促進光能轉化學能,增產提質。 d、電動卷簾機、卷膜機、循環泵、給水泵。 3、太陽能日光溫室,采用膜下滴灌,可以有效控制蔬菜作物病蟲害發生。溫水澆地,提高地溫,增加產量,節約用水,保護環境。 為防止災害性氣候,太陽能日光溫室大棚還裝置一種有供暖功能的纖維水泥復合板(專利號201610356166.6),該裝置確保溫室在任何氣候條件下,不用生火取暖,沒有排放,實現果蔬正常生長。 白天溫室氣溫高于30攝氏度時需要通風,夜間溫度高于17攝氏度,濕度大于85%時需要放氣。因此該項目的太陽能日光溫室通風設施采用了中線通風口和溫室屋脊排風口等設施,實現自動控溫通風,增加二氧化碳含量,降低溫室空氣相對濕度,控制作物病害發生。 主體結構為一種籠式鋼框架結構(已獲國家專利)節點構造簡單、傳力明確、整體性好、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施工方便。保溫圍護結構的是主體工程。是鋼結構框架。荷載設計是1.2kn/㎡。 在生產方面嚴格按照綠A級生產標準,先將土壤進行三年還原,通過雨淋、風吹等自然條件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屬等物質,對于作物只使用有機生物菌肥和生物菌制劑。
展開項目建成投產使用18個月,未發生質量問題和安全問題,蔬果生長良好,棚室冬季保溫效果良好。 項目投產后采用先進的綠色食品標準生產蔬菜,以有機肥料代替化肥,低殘留農藥代替高殘留難降解的農藥,以生物農藥保護性蔬菜生產方式代替傳統的高耗能生產,從而改善生態環境,降低水、煤資源消費,促進農業可持續健康發展。采用膜下滴灌,形成高效利用水資源;推動和引領改善項目區的生態環境、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業生態安全。
展開本項目建設的各項工程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工業企業設計衛生規范》(GBZ1—200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以及相關的設計、施工、驗收標準和規范的要求。 產品生產時,一定按照GB 14881食品企業通用衛生規范、綠A級食品生產相關規定及相關法規執行。 工藝技術方案 該項目采用的“溫控墻”自動循環系統,是將熱能傳遞到土壤,提高地溫;其內保溫裝置,采用獨立封閉式內保溫幕,阻斷長波散熱向溫室外輻射,保貯溫室效應,膜下滴灌,保貯淺層地熱能;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該項目采用的U型鍍鋅鋼材骨架在東北地區也處于領先地位。 工藝技術路線及流程圖 綠色果蔬工藝 選種→育苗→生長期→成熟期→裝箱(袋)→出廠銷售 工藝技術流程說明 合作社選建的太陽能日光溫室大棚擁有“溫控墻”,安裝在溫室北墻與后墻的內側。采用熱熔比高的水做蓄熱與放熱的載體。在水循環泵的作用下,實現了太陽能水循環蓄熱增溫與冷水循環降溫的目的。溫控墻有抗老化的黑色PE編制膜制成,可按溫室內后墻與后坡的的高度及溫室的長度按1:1制成太陽能水循環集熱墻體,成為寬0.5米高0.5米的蓄水槽,每延長米儲水0.25噸。再循環泵強制作用下,溫室后屋面安裝的上水管噴水,形成噴霧水膜,沿集熱幕內側流入蓄熱水槽。同時溫室栽培,床上鋪設太陽能集熱管,連接在集熱幕的蓄熱儲水槽。蓄熱儲水槽高于地面0.5米。白天在陽光照射下放置在栽培床上的蓄熱水管內的水溫高于儲水槽內的水溫時,造成水密度差,引起浮力形成熱紅吸現象,使得栽培床上的靜態水管內的溫水自然循環將熱儲藏與蓄熱水槽內,夜晚通過水循環泵將蓄水槽內的熱水注入栽培床上的靜態水管內,循環流動把溫度釋放給土壤及空氣。每棟陽光溫室大棚內架設遠程監控系統,安裝光纖,可以更好的監測溫度和蔬果生長情況。 通過以上技術對農作物進行育苗和生產,可以使農作物更好的吸收營養,并且大量的節約了能源。所有作物耕作均遵循A級綠色食品生產的產地條件選擇、種子及其處理、輪作、整地、施肥、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收貨及產品質量等技術: NY/T 391 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條件 NY/T 393 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 NY/T 394 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
展開項目已建成投產使用 18個月,未發生安全問題和質量問題,棚室保溫效果好,蔬果產量增加,平均每棚可產蔬果1萬斤每年。 a.項目單位從太陽能日光溫室大棚的設計和生產技術都是按溫室專利技術的規范要求實施的,具有較高的技術優勢。其中溫室的室內太陽能集熱蓄能溫控墻裝置,是獨立的裝置,設置在溫室北側,采用太陽能集熱技術,將太陽光能轉成熱能。并由“溫控墻”自動循環,將熱能傳遞到土壤,提高地溫;其內保溫裝置,采用獨立封閉式內保溫幕,阻斷長波散熱向溫室外輻射,保貯溫室效應,膜下滴灌,保貯淺層地熱能;太陽能循環溫控墻,土壤增溫蓄熱,;節能通風換氣系統由排濕降溫蓄能、補充二氧化碳;內部安置節能型補光燈、達到光、溫同步,促進光能轉化學能,增產提質;電動卷簾機、卷膜機、循環泵、給水泵;項目溫室,采用膜下滴灌,可以有效控制蔬菜作物病蟲害發生,溫水澆地,提高地溫,增加產量,節約用水,保護環境。 b.本項目溫室是由齊齊哈爾市中拾高科農業設施有限公司推出的一種在中國北方寒冷的冬季不用供暖就能生產出果蔬的太陽能日光溫室。太陽能日光溫室技術研發團隊近50人,并得到了東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沈陽農業大學、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黑龍江省農機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沈陽工業大學等多所院校的支持,合作社現有國家專利十余項,結合國內智能溫室的特點,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經驗,自主研發出來了太陽能日光溫室。做到了只要有陽光,零下三十五度不燃煤取暖可種果菜的溫室。 產品質量優勢: 項目單位所用的原料均采用綠色蔬菜的種植方法進行種植管理,原料均為綠色蔬菜,產品的加工過程按照綠色食品的規程進行操作,產品質量嚴格按綠色食品標準執行。 產品成本優勢: 項目單位所在區域水、電、能源豐富,價格優越,在國內外占有獨特優勢,為降低生產成本創造了有利條件。 種植條件優勢: 當地蔬菜種植條件優越,種植綠色蔬菜比普通蔬菜和其它作物效益好,農戶的生產積極性高。為保證生產原料來源提供可靠保證。 銷售渠道通暢: 該合作社是齊齊哈爾百貨大樓蔬果合作基地、是齊齊哈爾大學科研基地、是龍沙區農委指定的綠色蔬果檢測中心、并且是齊齊哈爾市農業局指定綠色蔬果種植園區,2016年,齊齊哈爾市青昕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與哈爾濱中大威爾蔬菜銷售合作社(該合作社在哈爾濱大慶兩地7家大型商超均設有果蔬精品專柜)簽訂了蔬果銷售協議。 綜上,該項目在當地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競爭力極強。
展開
留言區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