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他所說,遠去唐山的第一次創業在兩年后安靜的落幕了。當他到達唐山后,他就察覺到與他腦海中想象的畫面完全不一樣。他去的是一家替人做項目的公司,他用“為別人裝修房子”來形容他的第一份工作。你做的東西永遠都是別人的,你的成就感是破碎的。再加上唐山的互聯網發展和創業條件的限制,讓老孫決定告別那家公司。 他的下一個目標,是北京。 確實如此,但是產品經理一定要專業,要特別專業,他要善于傾聽,組織和協調。他需要利用所有的資源來創造出屬于這個時代的產品,這些包括技術、架構、人力、運營、銷售等等資源。 就像奧本海默,動手能力極差的他卻調動了整個世界最優秀的科學家完成了原子彈的發明,提前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收集與整理信息,一張超級表格搞定! 登錄官網:www.chaojibiaoge.com ?立即體驗 關注超級表格公眾號:chaojibiaoge 關注超級表格微博:@超級表格-官博
當時的老孫還只是“小”孫,在沈陽的一所大學里讀金屬材料專業。原本讀完四年本科,拿到畢業證后,就能去電廠、鋼鐵廠或者汽車行業里做技術員或者是去研究所做科研人員,穩定的工作與收入對于中國人來說是極具誘惑力的。
當然,我說了,是原本。
“創業的道路上,除了那個女孩之外,父親在當時也給我了很多支持。”老孫說,“當時全家人比較反對,父親和她一樣,一直都在支持我。”轉眼多少年過去,那個女孩如今已經是他的妻子,他們都住在北京,有兩個女兒,大女兒今年10歲,小女兒6歲。當初單純為了事業而毅然決然的選擇,也同時讓他擁有的美滿的家庭。今年7月份,老孫收到超級表格的CEO陳坤極拋來的橄欖枝,在北京最具有創新和夢想的中關村又一次踏上了創業的道路。老孫入職后讓產品開始熠熠生輝,這歸功于他精巧的技術和豐富的閱歷,這些都是靠15年前的青澀懵懂換回來的。
在那個還沒有馬云、馬化騰的時代里,俞敏洪還在破舊的教室里講英語單詞,雷軍、陳歐更不知道是誰,互聯網才剛剛給中國人帶來一點甜頭,創業在那個氛圍中顯得冰冷而陌生。2000年整個資本市場急轉直下時,美國的互聯網事業受到極大沖擊時,中國的網民依然以不可阻擋的勢頭奔向整個互聯網時代。老孫就是其中一個,而且帶著行李和夢想奔進去的。
咖啡廳里的頂燈散出柔黃色的光來,北京寒冷的秋風被牢牢擋在門外。我問老孫在這么些年之后,當他重新回到創業的路上再回想當年一個人背井離鄉的場景,有什么感慨沒有。他說:“當時的創業是一腔熱血的,個人英雄主義的情結特別重。如今時光老去,增長的不僅是年齡,也有心智。當更加成熟的自己再一次開始創業的時候,更懂得了團隊才是創業的基礎,順應這個時代才是成功的開始,前兩次失敗的創業也讓我更能把握自己,掌控整個節奏。”
但是兩年后,他再一次辭職。
互聯網產品的成功和失敗怎么定義呢?在這么多年后,老孫回答說,“如果有這樣一款產品,它在某一個時間或者階段里席卷了全國各地甚至整個世界,所有人都知道它并且記住它,哪怕最后它重重跌落,被人們拋棄,雖然如同剎那煙火,一現曇花,但我把這稱為成功。相反的,如果有個產品一直存在,不聲不響,也不為人知。盡管它能一直運營下去,那也算不得成功。而我離開第二個創業團隊就是因為它屬于第二種情況。”
他的這次離開,幾乎可以被稱為放棄,當現實的殘酷把創業的夢想攪到支離破碎后,老孫放棄了繼續創業。
老孫辭職后以架構師的崗位進入了用友軟件公司,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總員工接近20000人,北京的辦公樓就多達二十幾棟,排列開來圍成了一個大的園子。老孫這一待就是十年。他從架構師做到部門經理,又從部門經理做到Top1的產品經理再到首席體驗官。這十年里,他不僅在技術上有了極大的提升,也在產品思維上得到了莫大的鍛煉。他拿到別人給他的任務說明,最后總是遞交一份不同的產品設計。“我基本上不按照別人給我的方案設計,我每次都給他們的結果都不一樣,但是也都更好”老孫還說,“我是一個天生對產品感興趣的人,產品經理的思維也是一種天賦。”
隨著工作的時間越久,他便開始在產品上面投入自己的更多的理念,開始活躍更多的思維。但是,在一個傳統而龐大的大公司里,老孫的每一個方案都需要經過層層提交和審核、然后還要考慮預算和資源,最后你忙活了半天,可能一無所獲。他精心做了一個demo的PPT,在大會上進行展示得到了一致好評,當他開始掰著指頭等著產品開發時,公司卻一點資源也沒有分給他,當時已經是老孫到用友的第6年。
他熬不過“7年之癢”,離開公司的時候他憤怒極了。也不打算再去找工作,回過頭來,他又想到了創業。
我問老孫:“你一直追求著的是什么?”
他說,“我需要有一款能代表自己的產品,它能證明我自己。”也許每一個產品經理都有這樣的期許。
而事與愿違,“傳統企業是絲毫沒有互聯網基因的”。老孫即使作為部門一把手做起事來仍然感覺束手束腳,產品一直沒法掙脫出傳統企業管理軟件的束縛,顯得龐大而臃腫。就像excel,它有90%的功能都是多余的,盡管沒有人用,但是開發商卻絕不會拔掉它們。
這與順應這個時代的極簡產品背道而馳,顯得滑稽而可笑。所以除開專業人士外,人們用“美圖秀秀”代替photoshop,用傻瓜相機代替專業相機,用超級表格代替excel。當然,前者不是要替換掉后者,也不可能替換掉后者,只是對于絕大部分普通使用者來說當更加簡單的前者出現并且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后,后者還是留給專業人士做研究用吧。
今年4月份,老孫再次遞交了辭呈。前后加起來,他用青澀的四年拿來創業,又花了十年時間在上市公司里做到了部門高層。技術方面的磨練讓他游刃有余,同時也完美地完成了從做技術到做產品的一次事業上的成功轉變。
敲過技術的代碼,畫過思維的導圖,老孫成為了聯系兩者最有價值的發言人。“剛開始創業的時候,中國互聯網企業對于技術的缺乏是顯而易見的,那時候所有的公司都缺技術,蓬勃的技術發展席卷整個中國。而現在的企業,技術繁茂已經到了一個可以收獲的季節。換句話可以說,技術已然發展到了一個瓶頸,想要出現一個再大的突破非常困難。而產品開始逐漸獲得重視,當技術無法前進,好的產品思維可能會帶來顛覆性的作品,比如iPhone。”當技術的浪潮逐漸退去,產品經理的旭日正悄悄照耀這個時代。
辭職后的老孫并不急于找下一份工作,因為他要找的并不是工作,而是事業。
他入職超級表格后,從20000人的上市公司突然進入不到20人的創業團隊,從鱗次櫛比的辦公大樓瞬間換成到一個小小的工作間時,他感受到更多的是活力和朝氣的蔓延、是思想之間的碰撞,是夢想發出的火花。“我覺得現在更加忙,但是更加輕松了。”他最后這樣說。
當有人說,產品經理似乎是一個什么都不會的職位時。老孫這樣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