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優客工場創始人、董事長毛大慶在“科創中國”新時代創業者說活動開幕式暨高峰論壇中進行了題為《新浪底戰爭后期的創業特征——中國的創業機會與創新趨勢》的主題演講。毛大慶表示,現在正在展開的兩個窗口是硬科技革命和新中產消費升級。未來發展最重要的前沿技術是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3D打印、生物科技和健康技術、先進材料和納米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人造衛星和無人機、區塊鏈等。

毛大慶認為,科技創新帶動了職業、產業、社會結構板塊遷移。人工智能技術將造成職業的不斷細分,取代一部分低創造性工種;隨著職業遷移,產業會進行新的遷移。高科技國家借助新技術重新進行產業布局,制造業回歸;職業及產業的遷移將重構社會政治經濟結構,打開新興階層崛起通道,這會影響到社會結構板塊的進一步遷移。
提及中國的創新,毛大慶表示美國位列第三,中國連續第五年保持上升勢頭,較2018年上升3個位次,是中等收入經濟體中唯一進入前30名的國家,并在多個領域體現出明顯的創新實力。但是在如何仍然保持一個高質量、高能量場的中國制造、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問題上,還有很長的一條路要走。中國需要收縮和淘汰舊產能,實現制造業的智能化,提高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水平,使“中國制造"保持國內和國際競爭力。
據統計,全球研發費用2003年8360億美元2015年1.750萬億美元,2018年全球創新者的專利申請授權量為16.4萬件,而在2015年全球創新者的專利申請授權量僅為290萬件。
毛大慶表示,由于科研設施和工具的改進、知識總量和交流頻率迅速上升,科技創新呈現加速發展態勢。人類社會的分工將從勞動分工、知識分工演化為創新融合。最近100年的人類科技成就已經超過了過去1000年的總和。
(完)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