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消息,阿里巴巴一舉出資233億元人民幣,戰略增持菜鳥網絡。菜鳥完成新一輪融資,在和快遞業共同發展走出一條多贏之路后,數字化再次加速。
據國家郵政局預測,今年全國快遞量將超過600億件,占全球一半以上。特別是從2013年菜鳥成立以來,全國快遞量每年都登上一個百億級臺階。這其中,“四通一達”的業務量穩定領先在快遞第一梯隊。
快遞量大,但服務卻越來越好。中國快遞平均攬收簽時效已經從4天以上,提升到2.5天左右,2019年上半年又比去年同期快了5個小時,畫下了單量越大、速度越快的“神奇曲線”。
今年雙11前,四通一達還首次公開承諾,長三角經濟圈26個城市互發的快件72小時必達。這是雙11歷史上首次,有快遞公司敢于在世界級物流洪峰當中承諾包裹配送時效。
快遞連續大提速的背后,是阿里巴巴和菜鳥的數智化物流技術源源不斷輸入快遞公司。包括菜鳥的電子面單、智能分單、五級地址庫等公共基礎設施,讓每個包裹都有了數字身份證,實現了從人工分單向智能分單的歷史跨越。到今年雙11前,快遞業全網自動化流水線已達5000公里。
阿里巴巴最新發布的2020財年第二季度財報也顯示,菜鳥的數智物流技術和解決方案正在被越來越多的采用,與四通一達等合作的業務獲得高速增長。其中菜鳥驛站成為快遞末端配送的重要補充,每日處理包裹量同比增長超100%。菜鳥裹裹深受用戶和快遞員喜愛,年寄件用戶數超過1億,寄件包裹量同比增長也超100%,攜手通達共增長。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認為,快遞公司與菜鳥的關系已經超越了具體的業務合作,深度的互相認同是來自對中國數字經濟和快遞物流業未來趨勢的一致判斷。那就是:未來包裹體量巨大,需要全網協同,以技術為底色,才能高效應對。
分析中國快遞上市公司的2018年財報可以發現,擁抱平臺的快遞公司,增長強勁遠超過其他快遞公司,成本效率都名列世界一流水平,面向未來的發展生命力也更強大。
以中通快遞為例,2018年的件量、收入、利潤三項核心指標同時獲得高速增長。其中業務量增長37.1%,營收增長34.8%,凈利潤增長38.9%。
中通認為,阿里菜鳥強大的技術優勢和能力,在數字化管理方面給了中通更多支持。菜鳥整個物流體系資源共享和協調對于中通來說,可以降低成本,擴大規模,提高生產力。
與中通快遞一樣,圓通、申通、韻達、百世等快遞公司的2018年財報也體現了同樣的成本效率優勢。各大公司的業務量增速在31%-48%不等,收入增速在34%-38%不等,遠高于快遞行業同期平均26%的業務量增速和平均21%的業務收入增速。
與此相反,遠離開放平臺的快遞物流企業,增長反而種種受限。多家自營物流企業一度深陷成本高企、巨額虧損、服務滑坡,不得不采用降底薪、下達訂單指標、降低服務標準等方式維持。
對于平臺的價值,中通快遞的管理層堅定認為:“未來將會有巨大的業務量。這需要不斷加強整個行業業務能力,提高運營效率。阿里巴巴和菜鳥將會發揮重要作用。”
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受訪時也曾表示,“我跟阿里巴巴接觸這么多年,完全相信阿里投資物流業的初心和決心。他們要提升全社會的物流效率,降低社會物流成本,這也會幫助申通和其他快遞公司加快升級,創造長期利好。”
“快遞公司的下一波紅利才剛剛開始。”楊達卿認為,中國快遞物流市場巨大,智能化、全球化等都需要大量投入,菜鳥與合作伙伴可以一起做的事還有很多,全行業應該更加攜起手來,打通上下游、共建生態圈。
2023-03-28 i黑馬發布了 《網紅文和友,只能是長沙限定嗎?》的文章
2021-11-08 i黑馬發布了 《悠絡客成為首批“可信人臉識別守護計劃”成員》的文章
2021-11-05 i黑馬發布了 《城市級數字停車企業「潤銘科技-停開心」獲百年鑫投基金戰略投資》的文章
2021-11-03 i黑馬發布了 《又一獨角獸即將破產清算:10 億美金往后的路也不容易》的文章
2020-05-05 i黑馬獲得了天子之梅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