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YY
中秋假期,當你外出吃飯、逛商場,不難發現一個悄然的變化——共享充電寶,漲價了。 到底漲了多少?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記者走訪了北京多個商場,發現國貿、凱德 mall等商場里共享充電寶的價格漲到了3元/小時。而不少網友吐槽,最近用了共享充電寶發現漲到了8元/每小時,甚至在一些緊俏的商圈暴漲到了12元/每小時。 這波集體漲價背后,共享充電寶企業到底發生了什么?幾年前,以摩拜、ofo為代表的共享經濟盛行,共享充電寶一度席卷VC圈,甫一面世曾引發VC機構瘋搶,但后來又被抨擊“活不過三年”。 如今,共享單車“尸橫遍野”,但共享充電寶熬過混戰活了下來,連美團也被曝第三次重啟共享充電寶業務,這門小小的生意似乎一直在悶聲賺大錢。 共享充電寶漲價,已經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網上有不少人吐槽,共享充電寶的使用單價已經上漲到了8元/每小時,這對很多已經習慣使用共享充電寶的消費者來說,“感覺自己被坑了”。 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記者走訪發現,以北京為例,在國貿、凱德 mall等商場里,共享充電寶的使用價格為3元/小時。盡管沒有網友所說的那么夸張,但是相比起去年還是1元/小時的價格來說,確實上漲了足足三倍。 “這是在教育了市場,培養了用戶習慣之后開始收割的節奏?”一位朋友對此感慨道。 一家連鎖KTV的老板向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表示,奧森那邊12元/小時的都有。“充電寶的使用價格并不是統一的,不同的地點和商家價格也不一樣,現在價格都是共享充電寶代理和商家商量著定的。”該老板透露。 最早的時候,共享充電寶作為一種為商家引流的手段,入駐商家是免費的。但隨著共享充電寶市場上玩家的激增,景區、餐飲店、娛樂休閑場所等客流量大的商家成了各個共享充電寶平臺爭搶的對象。向商家繳入場費或者直接和商家分成,成為了共享充電寶平臺爭奪優質商家的通用做法。“商家點位是現在各個平臺競爭的重點”,來電科技方面向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表示。 據了解,目前市面上一個共享充電寶代理買一套機器的價格大概在1200到1500之間,人流大的店鋪里一個月的收益能達到五六百元,而少的一個月只有幾十元,可謂天差地別。因此,商家流量的大小將直接決定著收回成本的周期,流量越大的商家在共享充電寶的這個行業里的議價能力也就越高。 目前,共享充電寶和大流量的商家大多采用分成的方式,商家為了提高自己的收益,自然而然地會選擇提高使用的單價。 從2016年至今,共享充電寶并沒有消失。街電COO何順在今年3月接受《晚點LatePost》記者采訪時表示,頭部的玩家基本都是盈利的。 據悉,截止2019年上半年,街電累計用戶量已達1.07億,成為為共享充電寶行業累計用戶量首個突破億級別的平臺。而聚美優品的財報顯示,街電去年營收超8億,營業利潤約3700萬元。 共享充電寶另一重要玩家,來電科技向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透露:2016年夏天,來電科技已經實現盈虧平衡。不過,應該說共享充電寶的頭部四家企業都已經具備了盈利的能力,并且驗證了部分的盈利能力,但是這并不能說這四家企業已經實現規模盈利,是否盈利關乎各家的策略選擇。 對于共享充電寶來說,盈利之路并不“單純”。此前有報道稱,多家共享充電寶品牌已經開始通過多種方式進入電子煙行業或者籌劃進入電子煙行業,以搶奪電子煙線下渠道銷售的第一波紅利,例如小電已生產并開始小范圍地投放一款名為“iCool小爽”的自動售煙機設備。 這是一門什么樣的生意?不久前,美團被曝第三次重啟共享充電寶業務,側面證實了共享充電寶有清晰的商業模式。 早在2017年共享充電寶混戰時,美團就已經立項過一次共享充電寶項目,但由于數據不理想一度擱淺。而美團在上市后暫停了不少項目,特別是燒錢的出行業務,新項目的開辟一定是基于理想運營模式和更好的財務模型。顯然,對于掌握了吃喝玩樂流量入口的美團來說,做共享充電寶的優勢遠遠大于單車。 看起來,這門生意還算不錯,但VC的態度冷淡。一位業內人士向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透露,其實各家充電寶平臺一直都在尋求下一輪融資,但是進展并不順利。 如今,VC機構對共享充電寶的冷漠與2017年的火熱形成了鮮明對比。回想那一年的4、5月份,短短兩個月就有17筆投資投向了共享充電寶,連來電COO黃云也不禁感慨,“從沒見過這樣的融資場面”。 那時,共享經濟備受追捧,共享單車正如日中天,VC/PE有錢也投不進去,而共享充電寶出現,讓不少投資人眼前一亮。看起來有更好的財務模型,并且市場不需要被更多教育,一時間大量的資本涌入這個行業。來電、街電、小電和怪獸充電,都是靠著這個窗口期獲得的大量融資,積累起了先發優勢。 三年后的今天,共享充電寶似乎格局已定,三電一獸(來電、街電、小電、怪獸充電)占據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今年7月,Trustdata發布《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行業發展分析簡報》,2019年共享充電市場用戶規模已經達到1.5億人次左右,街電、小電、怪獸充電、來電占據共享充電行業前4,分別占據28.6%、27%、25.1%、15.6%的市場份額。 除了“三電一獸”,其他的競爭者如流星劃過夜空一閃而過,比如曾經的Hi電、充充和伏特加,都曾以過億元的融資橫空出世,但最后漸漸沒有了聲息。 梅花創投曾于2016年投資了河馬充電,到了2017年共享充電寶融資大爆發,吳世春覺察到了勢頭不對。當共享充電寶因為陳歐和王思聰的賭局而被推上風口浪尖時,吳世春卻勸河馬充電調轉方向。當時他判斷,這個低毛利的行業已無利可圖。 (共享充電寶最新一輪融資情況) 經歷了三年的廝殺,共享充電寶們會走向何方?來電科技的創始人袁炳松曾判斷:“大戰會先洗掉一批,剩下幾家再來拼,是一個從‘百電大戰’到‘七國之亂’,再到三國殺的過程。這不是閃電戰,會是持久戰,拼的是資本、資源、產品運營和用戶體驗。” 顯然,在融資不順的情況下,上調價格短期內能夠增加共享充電寶企業的收入,以維持運轉,但是如果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跟不上,這一波漲價無異于飲鴆止渴。普遍漲價三倍,共享充電寶開始收割市場了?
“頭部玩家基本都是盈利的”美團被爆悄悄重啟共享充電寶業務
共享單車蔫了,共享充電寶笑到了最后?
2022-07-13 投資界發布了 《粉絲社區服務提供商「花果山傳媒」獲B站投資》的文章
2022-04-20 投資界發布了 《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又要投5家GP》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廣西兩支新基金成立,總規模40億》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石家莊擬設立20億元數字經濟子基金》的文章
2022-04-14 投資界發布了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批子基金申報指南正式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