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命后,順風車欲涅槃重生。
下線325天之后,滴滴終于在媒體開放日上公布了整改期間的階段性安全產品方案,包括程維、柳青在內的滴滴出行高管團隊罕見齊齊出席。

滴滴方面表示,在安全整改的300多天里,滴滴順風車共迭代了12個版本,優化了226項功能,整合了包括準入門檻、行前預防、行中保護、行后處置四大模塊在內的上百個安全功能和策略。
據悉,順風車還推出女性專屬保護計劃,并承諾將持續與外界溝通,在未來一段時間不斷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反饋,與用戶共建順風車安全。
雖然滴滴尚未公布順風車具體上線時間,但從種種跡象看來,蟄伏近一年時間后,滴滴順風車正在為付出埋下伏筆。
“哪怕沒有100%的安全,但是我們要有100%的努力。”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這一次沒有再敢夸下海口,但也充分表示了還想殺回順風車領域的野心。
事實上,自2018年滴滴連續發生兩起惡性安全事件后,滴滴暫停了順風車業務,并持續處于調整之中,但滴滴顯然并未放棄這一項業務,而是在下線的情況下進行迭代。
滴滴順風車在4月15日曾發布公開信披露了順風車整改進展,包括規定車主的接單次數,限制常用接單區域,永久下線個性化頭像、性別、長文評價標簽等涉及到用戶隱私相關的一切敏感信息,未來順風車頁面只會展示出行相關必要信息,評價標簽僅與出行相關,例如“準時、禮貌”等。
“雖然順風車業務有很大的社會價值,但順風車在滴滴內部是個很有爭議的產品。”滴滴出行總裁柳青透露,順風車下線之前滴滴順風車每天的訂單量在100萬-200萬單,相比滴滴平臺上每天2000萬~3000萬單,占比不到5%。
“為了這個(順風車)業務,我們要不要擔這么大風險,所有團隊都帶著疑問。”柳青表示,如果滴滴不做順風車業務,這些乘客的順風車需求被其他的交通工具滿足,滴滴的團隊可能可以睡得更安穩一點。
在滴滴沒有出事之前,高德放出風聲打算進軍順風車,連續兩次事件使得高德不敢在頂風而上,只能占時放棄進軍順風了!在滴滴關閉順風車后,嘀嗒的訂單瘋狂的上漲,但是面對有關部門的壓力 嘀嗒也不得不關閉夜間出行!
在滴滴順風車缺席的這段時間,市場中又涌來許多新生代,而滴滴曾經的對手也趁勢發展,搶占市場份額,嘀嗒、哈啰等品牌的順風車業務都取得了一定的發展。
例如,嘀嗒順風車目前在網約車市場上占有重要地位。根據其提供的數據,目前嘀嗒順風車已經成功進入了全國300多個城市,整個平臺擁有1250多萬車主,用戶總數在9000萬左右。作為一家老牌的順風車“玩家”,少了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滴滴,近來發展的可謂如魚得水,在順風車領域開始了新的擴張。
嘀嗒訂單瘋狂上漲,但是面對有關部門的壓力 嘀嗒也不得不關閉夜間出行。
除此之外,憑借單車起家的哈啰逐漸向網約車行業轉變,也逐漸上線了順風車業務,除了這些本來就發展出行業務的企業外,高德地圖也試圖在順風車市場分一杯羹,但這些企業都沒有達到滴滴順風車當年一統江山的局面。
這讓滴滴對順風車這塊市場終難割舍,畢竟現在美團、高德等玩家依然在出行領域里活躍,滴滴和程維絕不能讓他們坐大,而順風車的利潤又是相對較高的。

在滴滴順風車關閉前,曾有知情人士透露滴滴順風車GMV每年環比增長50%,2017年,順風車的GMV接近200億人民幣左右,收入是20億人民幣,凈利潤接近9億人民幣,由此可見滴滴順風車對滴滴的貢獻還是非常大的。
滴滴順風車總經理張瑞直言,“有這么多企業愿意在順風車這個領域去探索,首先表明了順風車是有價值的,大家認可這一領域,有社會價值,有用戶價值,所以大家愿意進來。”
在共享經濟時代,相比網約車、出租車,順風車無疑最是接近共享概念的,同時也是平臺極度依賴的盈利窗口。
滴滴創始人、CEO程維表示,未來如果上線順風車,一定不會把規模和盈利當成主要的目標。
但滴滴仍在持續虧損,今年2月份,《36氪》曾報道稱,一份滴滴出行內部流傳的財務數據顯示,該公司2018全年虧損高達109億元人民幣。
同時,去年全年滴滴公司共在司機補貼方面投入113億元。針對這一說法,滴滴方面當時并未作出回應。

據公開報道顯示,程維去年9月曾向員工發出一封內部信。其在信中稱,“滴滴絕不是一家黑心企業,也絕不是一家賺錢高于一切的企業。6年來滴滴還沒有實現盈利。2018年上半年公司整體凈虧損超過40億人民幣。”
而滴滴今天并沒有公布一個未來順風車的價格,程維表示,“順風車未來有機會上線的話,價位肯定還是低的一個價位,尤其是在原來順風車用戶都是長途的用戶,住在郊區,越長價格越顯現出來。”
這讓滴滴順風車未來的盈利模式是以抽成還是收取服務費形式依然撲朔迷離。
此外,滴滴在網約車以外的盤子也鋪得很大,在Uber和Lyft相繼IPO后,出行巨頭滴滴正尋求籌集新資金。
據熟悉該公司計劃的人士向《華爾街日報》透露,滴滴計劃募資最高20億美元。該公司將以與去年7月從旅游公司Booking籌集資金時同樣的價格增發股票。
而融資到位后,按照程維的話說,滴滴下一步會“All IN”安全,“滴滴會有單獨列安全的預算,2019年我們安全投入超過20億元。”
那么問題來了,這20億能買到出行的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