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創業公司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是“人”,人對了,就什么都對了。所以對初次創業公司來說,最重要的不是一個公司,而是如何組建一支健康的、有戰斗力的、有凝聚力的團隊。
在創業的項目或公司長遠規劃中,你的創業團隊中需要什么樣的人?這是要明確的一點。

?大部分創業者在人才招聘方面所花的時間都不夠。在確定公司理念并完成產品與市場的匹配后,你就應該花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的時間來招聘人才。這是一件無法交給別人的事,你必須親自去尋找、了解這些人才。
你要投入大量的時間打造企業的文化價值觀,確保所有員工都了解并認同這一價值觀。在招聘時,你應該尋找與本公司文化價值觀相契合的人才。對一個企業而言,員工觀點和性格多元化是必要的,但價值觀多元化卻未必是件好事。
創業初期,最健康的報酬結構應該是略低于市場價的薪水+豐厚的股權。不過,很多成功的公司都不是資深人士創立起來的。如果想要高于市場的薪水,那他們就應該去沒有多少股權的大公司。
股權獎勵會稍微復雜一些,但有一個原則是,你最初招聘的幾個核心骨干的股權獎勵應該是投資人所建議的兩倍。但是還是要依照各公司性質來定。一年左右,可以根據每個人的能力來分配他們相應的期權。
雖然很多團隊倡導民主文化,但是團隊的核心必須要有,當民主無法得出確定方案的時候,核心就需要出來拿主意。事實上,民主耗時間、耗經歷的弊端也是眾所周知的。
從權力管理體系來講,把相關業務的核心決定權交給能夠把控業務方向的人手中,不是那個業務團隊,也不是全部團隊。畢竟,“術業有專攻”。而整個團隊大方向的決定權CEO掌握,核心人員具有建議權。
不建議一個創業團隊有太過復雜的權力結構,小事情的決定權充分下方,激發主觀能動性,提高行事效率。創業團隊的權力體系,盡量扁平化,初期沒有明確的職位和權力描述,但一定要輔助相關業務負責人,建立權威,不可事事民主。
權力體系要隨著團隊的發展,不斷完善相關制度。由粗放式管理逐漸過渡到體系化管理,權力由集中化到分散化轉變,逐漸過渡的標準的權力管理體系。
業務需求決定組織體系,組織體系決定權力邊界。
創業團隊的組織體系受人力資源的限制,很多時候會出現一人身兼多職,會導致沒有清晰的組織體系。很多時候沒有明確的組織體系,就會導致業務交叉,團隊層面的提現就是工作混亂。
明確組織體系,劃清業務界限,明確職位職能,才會使團隊進入正確快速的軌道行駛。明確的組織體系,也會加強團隊人員的歸屬感,組織協同也會變得更有效。團隊大文化下的組織文化也是團隊的一筆財富。
創業團隊的組織體系結構要扁平,根據業務需求去建立組織體系。在人力資源與項目資源緊缺的情況下,確保干練的組織結構,避免不必要的組織體系導致的業務繁雜,降低協同效率,讓團隊養成組織依賴癥。
規范績效考核很重要
績效考核體系其實創業團隊最重要的體系,一切權力的下放,組織體系的建立其實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提升業務績效。
很多創業團隊在初期都是以結果為導向的管理方式,方向是對的。但是執行的方式是錯的。很多時候沒有建立績效考核的制度,很多時候都是部門領導審核,口頭評定。人工評定,就存在很大的彈性,于團隊來說很容易制造不公平,容易影響內部氛圍 。
所以即使是結果導向的團隊管理,也建議也要形成事先書面的績效定義。包括項目周期,項目成果,突發處理機制等等書面的項目管理文檔。
現在企業或者項目協同軟件比較多,基于saas的軟件建立績效考核體系,也給創業團隊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績效體系不光是制度層面,也要從文化層面去融入。一切績效的產生都是團隊價值的輸出,是團隊的立身根本。否則,就會被商業社會“唯價值論”淘汰掉。
創業團隊的特殊形態,注定管理的不確定性太多,很難有固定的管理理論體系可以去模仿。但是做到以上幾點,可以讓你的團隊更穩固和健康。